2023年1月,四川省委着眼全省发展大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率、打通政策堵点,决定在达州高新区等9个开发区(新区)开展首批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增强开发区发展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成势。
达州高新区作为四川省20个省级高新区中的唯一代表,纳入全省改革试点后,秉持优化服务、高效服务、依法服务、“亲清”服务的理念,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围绕平台建设、事项集成、高效运营、优质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集成服务新模式,全面构建起“一厅、一网、一窗、一章”的“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园区营商环境,成功创建四川省政务服务示范园区。
办得了
推动窗口集成,实现一厅通办
集成授权改革试点以来,达州高新区先后获得省级11项事项授权和33项支持建设发展事项,全面承接了市区委托授权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4280项,其中市级委托事项87项、区级委托事项4193项,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体系完备、集成化程度高。
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达州高新区推动“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组建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推动行政审批实体化运行,将218项行政许可事项、2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整体划入行政审批局集成办理,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设置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厅通办”。
办事流程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窗统一出件”运行模式,通过整体进驻、部门划转(受理、出件)、委托授权(接件)、派驻办理等方式相结合,优化传统业务逻辑,减少跑动次数,为企业、群众办事打开了“绿色通道”。
设置企业、项目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6个,安排专职人员14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答疑和申报指导;高标准建成综合窗口17个,其中无差别综合窗口4个,分领域窗口13个,有效覆盖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类、民生保障类等678个审批服务事项,大幅度提升企业登记注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高频事项。
同时,结合园区发展所需,自主新增“一件事一次办”3个项目,编制发布“5+8+13+N”个重点事项清单,认领配置228项事项实施清单、228项运行图谱、228项实施要素一览表。今年以来,共办理“一件事”2494件,市场主体从准入到准营、从入市到退市更加高效便捷。
今年1至8月,梳理发布惠企政策事项26项(国家级1项、省级14项、市级3项、区级8项);容缺办理11件,堰坝棚户区改造工程、公共租赁住房(七河路)等项目直接获益;先后为新开办企业赠送印章136套,全区新增经营主体564家,新增注册资本14.1亿元。
办得快
推动数据集成,打通信息壁垒
“太快了!”近日,达州高新区一家新办企业的法人代表通过达州高新区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在线填写提交申请表,次日企业开办及其他相关事项的审批手续就同步办理成功。对达州高新区的行政审批效率,他连连夸赞。
“一厅通办”办得了是基本要求,办得快是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的关键问题。提升办事效率的核心前提则是办事流程的革新。
“这涉及到流程改造、效能监察和业务协同等许多问题。”据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李参介绍,该局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打造数字政务服务体系,搭建“企业履约监管平台+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协同运行模式,实现项目审批数据共享、赋码督办和数字化监管。
为加快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政务服务大厅,达州高新区开通政务服务公众号,预约排号、开具证明、智能咨询等服务功能上线运行,实现移动政务“掌上办”、电子证照“亮证办”、线上线下“融合办”,让政务服务由“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建设了4200平方米“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设备资源共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融资对接、企业信用、产品展示和用工维权等13大类32项涉企增值服务,年服务市场主体3000余家,企业降本增效20%以上。
同时,积极推动办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系统性减环节、减流程、缩时限,配套出台涉及自然资源、环保、规划、招投标、水电气网等领域105项任务3张项目建设效率革命清单(项目审批清单46项、资料编制清单36项、水电气网报装清单23项),实现审批审查事项在法定时限内提速70%以上,申请材料缩减33%以上。
“今年以来,我们召开召集会30次,上门服务131次,解决问题56个,助力蜂巢锂电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等重点投资项目加速投产,市场信心倍增。”李参说。
办得好
推动服务集成,提升营商环境
近日,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窗口工作人员到金垭机场了解航站楼内商户登记及办证情况,指导未进行食品备案的商家进行备案,对新进驻商家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还应将服务能力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去抓。为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达州高新区探索建立了先建后验、容缺审批、极速审批、“零证明”等审批服务模式,为企业落地提速增效;推行全程帮代办、延时服务,提供“政务服务+供销+金融”等增值化服务,开通万达开、南充达州特色通办窗口,纳入跨域办理服务事项267项,实现“只跑一次”“即来即办”。
将线上惠企专区与线下惠企专窗深度融合,各类助企惠企事项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惠企政策等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回应、处置涉企卡点堵点难点,实现涉企政策“一站汇集”“一窗通办”“应享尽享”“快申快享”“直达快享”。
一体推进区乡村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场景化、可视化建设,实行静默叫号、智能提醒和延时服务,实现全程网办、好办易办,极大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同时,创新开展“千人进千企助企促发展”活动,构建“市级部门个别指导+区级部门分类攻坚”常态化联动服务机制,覆盖重点企业234家、一般企业2534家,极大提振市场经营主体信心。
窗口服务好不好?企业和群众说了算。据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的所有服务事项,都要接受行政效能电子系统的实时监管,企业和群众可直接给予“好差评”。
制定办事指南、推行帮代办服务、推出网上预约服务……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发布“一单一图一表”228项,编辑办事指南1331份,办理事项13521件,处置12345热线7005件,按时办结率100%。
如今,企业和群众需要办的事,不仅办得了、办得快,还办得好。这不仅是达州高新区政务服务效能的体现,更是服务温度的展示。(刘姣 王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