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华章,总在奋楫笃行的征程中书写。历史的鼓点,总在革故鼎新的关键处敲响。日月更迭,光阴流转,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回顾市审计局的2023年,有依法执审的责任担当,有查错纠弊的大力作为,有改革攻坚的殚心竭虑,有建设队伍的强基固本,有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在奋进的2023年里,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自觉服务大局,在维护经济秩序、推进深化改革、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反腐倡廉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践行了国家财产“看门人”、资金安全“守护者”、人民利益“忠诚卫士”的使命担当。
2023年,市审计局成绩斐然:完成审计项目39个,涉及金额25.71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82亿元,1项审计成果纳入中央审计办专报并获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1个项目获得全国优秀项目,1项整改获评全国创新案例,1件审计作品获得全国审计机关“五个十”正能量精品,3项工作全国交流发言,15次在全省交流分享,连续4年获得全省优秀项目一等奖。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飘扬着指引方向的鲜红党旗。
党的领导更加强劲。市委审计委员会研究印发《审计高质量发展二十条》等制度性文件4件,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批示31次。全面激活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动能,沟通协作重大事项21项,联动开展问题会商、整改督查9次。《指标数据化赋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呈报省委审计委员会,党委审计委员会运行机制受到省委督导组充分肯定。
党的指示更优落实。把主题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以开展审计领域的形式主义整治为主线,全面推动审计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相关做法在全市交流发言,受到省委第七巡回督导组充分肯定。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制定《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工作指引》,协同驻局纪检组探索“监督+桥梁+合作”运行机制,联动开展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线索核查,2名涉案人员被纪检监察机关留置。强化区域审计协作,成功承办2023年川渝审计合作推进会。
党管审计更有质效。一体推进审计“上下篇文章”,市委常委会、市委审计委员会建立定期调度审计整改机制,市政府建立市长每半年研究一次、常务副市长每季度调度一次、分管副市长不定期推动的“2+4+N”审计整改机制,率先在全国出台《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审计涉及达州问题整改八条措施》。全面启用审计整改信息系统,分类建立5套督促流程,促进整改新发现问题476个、清零存量问题38个。奋进之路彰显新作为。自觉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国之大事”“省之大计”“市之大事”,以锚定目标、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实干、勇毅笃行的工作作风,有效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服务达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聚焦财政金融安全。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增收节支3208万元、加快项目建设86个。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审计,推动清理支付拖欠企业账款41笔。
聚焦投资建设安全。全覆盖开展投资审计调研,制定深化“三个转变”七条意见,推动全市审计机关回归监督本位。围绕“双园双区”战略实施,对6个安置房项目进行审计,促进节约财政资金7255万元,处理处罚参建单位3家。组织开展23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遗留问题专项调查,推动5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个满意”。
聚焦群众利益安全。组织对全市7个县(市、区)高标准农田进行审计,移送线索10条,相关案例在审计署专题培训班交流发言。组织对全市9家公立医院医疗收费和药械采购进行审计。组织对3个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移送线索5件。
从严治审展现新形象。坚持以培塑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为根本,推动审计干部的战斗力、专业化不断提升。
审计影响不断提升。迎接省内外审计机关来达考察8次,派员为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授课,成功承办万达开审计机关与南京审计大学、四川文理学院“五方理论研讨会”。
审计名片破圈出彩。推动两办印发《深化片区内审协同机制建设的意见》,组织实施内审项目975个,查出问题金额5.64亿元,受到处理处分19人。纵深推进“一县一品”工程,指导各县(市、区)补齐品牌短板,相关做法在全省审计工作会上交流发言。新增容错纠错案例16例,获评2023年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
审计精神斗志昂扬。始终聚焦“清廉达州、廉洁审计”建设,连续5年获得全市政风行风测评先进单位,连续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获得优秀。以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为契机,开展“七个一”追光系列活动,《追光》MV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五个十”宣传正能量精品。推行青年干部培养导师制,实施“30名主审培育计划”,审计专业化率提高到70.42%,跃居全省第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4年,达州审计宏愿正酬,行之以躬虽远必达!(林静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