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达川区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中门堰水库项目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连续4年荣获全市水利建设“甘露杯”……
近年来,达川区不断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区重点水利工程跑出建设“加速度”。
当前,达川区水务局正抢抓“黄金期”,加紧实施河道、水库等冬修水利工程项目,不断有效减轻防汛压力,提升水库蓄水能力,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新建水库保障农田灌溉和饮水安全
“轰隆隆……”12月11日上午,在斑竹沟水库工程建设现场,各类施工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忙着大坝岸坡开挖、趾板、溢洪道支护等工序,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据施工现场负责人张春林介绍,目前库周道路正在同步进行开挖,上坝公路已全面完成。
“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导流放空洞,长约438米,旁边是取水洞,长约308米。”张春林一边指着前方,一边介绍说,目前两个隧洞都已全线贯通,正在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斑竹沟水库坝址位于麻柳镇境内铁山以东的明月江右岸一级支流铁山沟下游,是省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去年9月25日开工,建设工期预计3年。水库占地面积约1676亩,设计最大坝高50米、正常蓄水位427米、总库容1166.8万立方米,灌区干渠1条11.39公里,建成后可解决周边5.68万亩农田灌溉,13.36万人的饮水安全,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除险加固消除水库大坝安全隐患
明星水库又名九龙湖,位于达川区大树镇明星村境内,属渠江水系州河一级支流明月江二级支流上游墩子河。始建于1957年,1958年建成并投运。水库集雨面积34.3平方公里,总库容为2011万立方米,正常蓄水库容1526万立方米,死库容376万立方米,灌溉大树、万家、南岳、麻柳4个乡镇5.52万亩农田,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
由于多重因素叠加,2020年12月,明星水库大坝被鉴定为三类坝,急需进行整治。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大坝坝体进行增强防渗墙、坝基以及左右坝肩进行灌浆防渗处理;对溢流坝进行灌浆防渗、溢流面进行防冲刷处理;增设水雨情监测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必要的监测、观测设施等。
“目前,已完成大坝防渗墙、坝面修复、栏杆装设施工,溢洪道帷幕灌浆施工,总干渠渠首渡槽整治施工,重建码头、游步道和栈道施工,280米泄洪渠挡墙施工……”明星水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张大平告诉记者,目前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正在进行总平绿化打造。
防洪治理筑牢防洪除险“安全网”
12月11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墩子河大树镇东照社区段防洪治理工程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在进行框格梁面板搭建以及填土等工序。
达川区墩子河大树镇东照社区段防洪治理工程位于明月江一级支流墩子河上游,上起于东照社区李家河坝,下止于顾家坝石河堰,河道综合治理长度5.18公里。综合治理河道内新建护岸4.05公里(其中左岸2.09公里,右岸1.9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3.07公里。本次防护区域为东照社区街道及其上下游河道两岸部分,其防护范围保护面积共计3.60平方公里,保护附近居民人口2400人,耕地面积3200亩。
“我们充分利用冬季河流水位偏低等有利条件,抢时间、抓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争取早日完成建设。”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目前总工程量完成约64%,其中稳定梁完成80%,二级护坡框格梁完成89%,一级框格梁面板完成57%,两座桥栏杆和引桥段正在有序施工。
除了正在加紧建设的墩子河大树镇东照社区段防洪治理工程外,在平滩镇碑垭口村,记者看到铜钵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铜钵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位于州河一级支流铜钵河上游,上起于达川区平滩镇与大竹县安吉镇交界处,下止于平滩镇陈家湾与下游已成堤防相衔接,河道综合治理长度4.23公里。综合治理河道内新建堤防、护岸7.47公里(其中左岸4.18公里,右岸3.29公里),本次拟防护的区域为平滩场镇至安吉镇规划区及其上下游河道两岸部分,其防护范围保护面积共计4.38平方公里,保护附近居民人口5990人,耕地面积4500亩。
由于该区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导致水利设施严重受损,防洪能力大幅度降低,堤岸两侧数千居民、耕地、公路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最大限度降低洪涝灾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铜钵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不断刷新工程进度条,抢抓有利时节,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早竣工、早投用。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5%,所有的堤防基础工程(高压旋喷护脚)已完成,左岸安吉场镇至水文监测站下游300米和右岸的马道及框格护坡已完成。(桂丹倪 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