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加装电梯在达州已算不上是新鲜事了,稍加留意不难发现中心城区很多旧楼步行梯已经改造成电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完善住宅使用功能的同时,让市民的居住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加装电梯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近日,记者在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按照《达州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手册》介绍,旧楼申报加装电梯涉及住建、规划、财政、质监、消防、国土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而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楼,因不能确定其结构安全性,无法加装电梯。
完善功能 提升品质
2015年5月,为完善达州中心城区(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住宅使用功能和提升市民居住品质,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四川省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指导意见》,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到省内市州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当年11月,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城乡规划局、市财政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等联合出台《达州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意见》,明确了实施原则、范围、条件、时间、资金筹措、实施程序、使用管理及维护、产权归属、协商解决机制和职责分工。
2016年3月,印发《达州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手册》,为增设电梯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工作遵循。与此同时,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媒体将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解读,以便市民了解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有哪些条件、有什么优惠政策和相关程序,还积极引导社区、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区域内进行宣传,加强对有意向加装电梯的住户进行引导,确保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互相配合 有序推进
为让“旧楼加装电梯”的工作能够有序推进,住建、规划、财政、质监、消防、国土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专题研究推进实施中的问题,形成处理意见,做到了监管到位、环环相扣、互相配合、有序推进成果显著。按照“谁签字、谁负责”原则,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技术把关,督促设计、施工、安装公司等严格遵守《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指导意见》以及我市出台的相关规定,确保加装电梯工程综合竣工验收合格,力争用好用足专项资金补助。
从2015年5月至今,达州市中心城区(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共申请189个点240部,其中通川区106个点132部,已报建95部,达川区83个点108部,已报建77个点100部。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20日办理规划审查手续75个点98部(含2个点5部预留电梯井的),申报以奖代补资金1621万元;2016年10月21日至2017年10月26日办理规划审查手续72个点80部,申报以奖代补资金1346万元。
安全是加装的前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心城区有7—13层无电梯的老旧住宅200余幢,400多个单元,涉及住户近2万人要求增设电梯。但需增设电梯的住宅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施工的老旧建筑。因这些老旧住宅执行设计、施工规范不严格,建筑结构质量较差,不能确定其结构安全性,这部分住宅无增设电梯条件。
加装电梯项目虽小,不需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立项)文件,但要办理的建设相关手续与其他建设项目需要的手续类似(专项资金的使用需进行审计,办理程序不能简化),如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备案、质量监督报备、竣工验收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要严格执行《四川省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四川省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指导意见》和达州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消防、质检、规划等相关规范。特别是需要建设单位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出具检测鉴定报告或由承担电梯增设设计的工程设计单位出具抗震鉴定报告,若不能出具相关报告,后续工作无法开展。
呼吁建立维保专项金
按照相关规定,加装电梯补助资金在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补助,但由于加装电梯项目程序较为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前期资金使用量较大,补助资金难以发挥出相应作用。另外,很多老旧楼不满足新出台的《四川省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构造图集》的要求,主要是楼层偏高、节点计算不够清楚、抗震验算依据不足等问题,审图的通过率也较低。同时,大多数住宅加装电梯由电梯销售公司代办,在相关部门现场踏勘后,电梯销售公司为推进建设进度,尽快回收资金,部分电梯销售公司未办理相关手续即开始建设,不按程序违规增设情况较为突出。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专项补助资金发放后,大多数业主将资金按比例进行分配,未统筹建立电梯维保专项资金,待电梯使用较长时间后,维保工作开展及维保资金收取可能会存在较大困难。
加强领导 提高效率
为进一步有效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以及把专项资金用到刀刃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实际工作增添措施,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组长,市住建、规划、财政、质监、公安、国土、消防、城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全面统筹协调。结合《达州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手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在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和确保安装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专题研究,及时处置,以提高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安装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蒋秋 杜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