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植树正当时。今年入春以来,我市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是人们植树造林的身影,只为巴渠美丽添绿。
万源在竹裕、长坝、柳黄等乡镇新栽笋用雷竹2000亩,建设G347国道翠竹长廊10公里,大沙镇几十户药农早早地对2000余亩木瓜、枳壳中药材基地进行补植和管护,栽好、管好“致富树”;宣汉巴山大峡谷景区抓住春季造林时节,新建1000亩腊梅园和500余亩竹林,让景上添花;渠县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加快实施文峰山公园等重点绿化工程,实现县、乡义务植树全覆盖;3月22日,我市举行市级机关春季义务植树活动,400多株红运玉兰扮靓梨树坪湿地公园。
目前,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6.85万亩,新育苗1684亩,供苗株数155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257.33万人次,义务植树982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8个。
据了解,2019年是深入实施绿化达州行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市将完成营造林31.58万亩,其中植苗造林12.5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森林抚育9.9万亩、质量精准提升1万亩,义务植树1200万株。新建绿色廊道45.8公里,新增林业产业基地5万亩,新建森林小镇2个、绿化模范示范村10个。
今年全市将重点开展2014—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2.52万亩“回头看”活动,全面落实管护措施。同时,结合中心城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对皆伐迹地或择伐林间天窗、空地,选择本地非松科植物树种进行补植补造,抓紧植被恢复,中心城区植苗造林1.6万亩。着力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重点,新培育竹林基地6000亩,抚育、低改竹林5000亩,建设翠竹长廊20公里。加快推进开江油橄榄、大竹香椿、达川区乌梅三大现代林业园区建设。( 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