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的盛况,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2006年的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见证了达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2008年,650万达州儿女共同欢庆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也迎来了全市群众体育事业的辉煌;2018年,在省十三届运动会上,达州代表团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创下了达州省运会奖牌数目新纪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指引下,努力追求进步与自我的突破,经历了奋斗的艰辛,也获得了荣耀与欢乐。
骄傲与温暖的记忆
9月的一天,记者从达州日报社资料室中取来尘封已久的1986年9月版的《通川日报》合订本,泛黄的纸张完整地记录着那年在我市举办的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的盛况和赛事。“巴蜀健儿汇聚,达城盛况空前。”那天的报纸这样形容当时情景。
“1985年在成都市举办的省五运会上,我们是用盆子装金牌啊!”一位达州老体育工作者提起往事,兴奋地说,“当时的达县地区在省五运会上的突出成绩受到省委领导的关注,先进的体育设施、突出的体育成绩让当时的达县地区成为了承办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的东道主,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1986年9月16日出版的《通川日报》这样记载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的开幕式:“这天,拥有三万五千个座位的巴山体育场座无虚席,四周彩旗飘扬;由一百二十人组成的裁判方队和身着各色服装的全省地、市、州共二十个代表团的一千三百四十多名运动员,以摩托车、花束队、鼓号队为前导,迈着雄健的步伐进入会场;由达县市部分中、小学三千余名学生表演的中型团体操《巴山朝霞》,使观众们赞叹不已。万只信鸽放飞,数千只彩色气球腾空;一架银鹰从空中掠过,省航空学校的十一名跳伞运动员从天而降,作了喜降彩带、鞭炮拉烟、双人踩伞等节目的精彩表演。应邀前来的陕西女子足球队同四川女子足球队进行了表演赛……”
据记载,在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达县地区的成绩仅次于成都市、重庆市,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四川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结束后,为承办运动会所修建的巴山体育场在那以后的十多年间成为了达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了达州人许多温暖的记忆。
此后的十多年间,巴山体育场曾举办过全国第一届青年女足锦标赛事等国内大型赛事。特别是足球风靡全国的日子里,巴山体育场的草坪每天都可以看到前来练球的孩子和踢球的青年队员。
在达州人的记忆中,巴山体育场是人们锻炼的好去处,是孩子们的游乐园,是情侣们的浪漫约会地。这一切的一切,在达州人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鲜活和温暖!
辉煌与奋斗的历程
对于达州体育来说,2002年是又一个转折点。
2002年9月,时任达州市市长谢天刚接过省青少年运动会会旗。我市从此踏上了长达四年为承办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运动会(省十运会)的艰辛与光荣之旅。
经过1400多个日子,2006年8月11日晚,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运动会圣火在西外市体育中心点燃。
为迎接省十运会的召开,全市新建体育场馆14个,改(扩)建8个。主赛场市体育中心占地面积243.5亩,总投资近2.3亿元。整个体育中心构思新颖,高低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怡人,充分体现了“体育公园”设计理念,是达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省十运会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我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水平的一次大练兵、大演习、大检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深远的一次大型体育赛事。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2008年。2008年8月8日晚,29届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首都北京盛大启幕,650万达州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喜迎体育盛事,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达州的群众体育事业也迎来了建市以来的首个高峰。在那一年的全民健身月活动中,全市各地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据统计,我市各县(市、区)共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和群众健身活动500余次,直接参与者达25万余人次。“元九登高节”、迎新年长跑等体育活动成为了达城特有的节日、全民欢乐的源泉。
2010年,我市组织运动员、教练员550余名,参加了省十一届运动会,在参加的19个大项277个小项的比赛中,获得金牌20枚、银牌25枚、铜牌26.5枚,总分2042.5分,创造了我市代表团外出参赛的最好成绩。
2011年,我市派出32支队伍参加2011年省青少年锦标赛19个项目的比赛,夺得金牌50枚、银牌36枚、铜牌33枚,奖牌总数119枚(原定目标60枚,完成力争目标200%),田径团体总分获得全省第二的好成绩;我市拳击队夺得10金5银8铜,成为四川拳坛新霸主;女足(甲组)更是战胜成都队,打破成都对该项目冠军长达10年的垄断。
理想与未来的交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去10年,在“后奥运效应”的推动下,全国的全民健身事业也驶上了一条快车道。在这10年间,达城的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也驶上了快车道。
如今,受全民健身热潮影响,越来越多的达州市民开始健身,因此对体育配套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为此,我市出台了“一刻钟公园圈”计划,力争让每位市民出门就能锻炼。
莲花湖湿地公园、梨树坪湿地公园、塔沱湿地公园、鹿鼎寨公园、三里坪人文公园、凤凰山游步道……随着一个个“体育公园”建成投入使用,达州市民的运动休闲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建成开放的达州城市运动公园一期,更有力地推动了达州全民健身达到新高潮。
与此同时,“元九登高”、迎新年健身跑、市运会、万人乒乓球、周末篮球联赛和周末足球联赛等一系列活动,也激发了市民参与锻炼的热情。跑团、冬泳队、登山队等群众体育运动团队先后成立,体育总会、田径协会、足球协会、登山协会等专业运动协会也发展到了20余个。
2017年,我市还出台了《达州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全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名,各县(市、区)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0次,免费、低收费开放人数不低于67万人次。
随着达州国民体质的提升,达州的竞技体育已开始稳步提升。在省十三届运动会上,达州代表团千名体育健儿奋力拼搏,苦战一个多月,取得27金、28银、29铜的好成绩,其中金牌数在全省位列第六。
今年上半年,达州体育赛事精彩纷呈,全国女曲邀请赛、国际半程马拉松、国际篮球对抗赛、川东北舞蹈大赛……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先后开展,实现了“在家门口、看大赛事”,极强的观赏性和体验感更激发出浓烈的城市自信。
体育,让这座城市充满活力;城市,也因体育生机勃发。达州人热爱体育,达州的体育事业,未来可期!□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