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北街,满眼是餐饮店、超市、银行的招牌;想看世界,飞机、高铁、自驾随意选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服务业发展的红利。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达州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新中国刚成立时,达州服务业发展十分滞后,增加值仅有0.3亿元。经过30年发展,到1978年也仅有2.47亿元,1999年达州建市时为57.1亿元。
2009年,达州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6:45:29,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超过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5.56亿元,增长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4%,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2017年,达州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第三产业总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321”产业结构正式确立。
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60亿元,同比增长10.2%,总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占GDP比重达到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3.7%。
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95.03亿元,增长9.1%。其中,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8.1%、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3%、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4%。
数据在变,发展不变。达州服务业正紧扣“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目标,充分发挥川渝陕结合部区位和人口优势,用好用活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和全省服务业、旅游业标准化示范市品牌资源,牵头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年增长10.1%以上。
商贸物流业跨越发展
去年底,第八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90家企业参展,参展商带来的各种商品被抢购一空。据数据显示,为期4天的展会实现交易额34.42亿元。
自2007年首届秦巴地区(达州)商品交易会举办以来,我市举办8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累计吸引全国各地21500多家企业(商家)前来参展(采购),客流量超过130万人次,实现交易额216.89亿元。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已成为川渝陕结合部区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为达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川东北经济区和秦巴地区商贸合作,进一步提升达州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着力孵化大市场、大卖场。好一新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近百亿,在全国百强市场销量排名第53位,是川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杨柳商贸集聚区年交易额达160亿元。新世纪百货、罗浮商业广场、升华城市综合体等商业地标建成投运。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肯德基、仁和春天、苏宁电器、永辉超市等中外知名商贸企业纷纷落户达州。
如今,我市“买全国卖全国”的商贸物流大格局已日趋成型,正由“市场带动物流发展”转变为“物流带动市场前进”。
去年,全市公铁水空货运量超过1.3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铁路过境货运量超过1.1亿吨,居西南地区第一位。建成物流仓储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冷链仓储超过20万平方米;货运车辆超过2.4万辆,其中专业冷链运输车辆超过150台,货运船舶400多艘;快递进出港超过1.4亿件,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至5个百分点。
同时,我市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纳入70个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二级园区布局城市和66个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规划。
早日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商贸中心
按照我市服务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2019年,我市将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增加值突破800亿元以上,新增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
任重道远。未来,达州将积极实施“一干多支”战略,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区域要素中心,提升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力促四川东向开放战略支点城市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商贸中心早日建成。
加快构建区域交易中心。完善区域商贸中心功能载体,加快建设“百亿园区”“百亿市场”,增强市场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力,推进商品市场集聚、集约发展,构建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中心。
加快构建区域消费中心。重点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和老城区商业设施改造升级,整合商业资源和业态,做大做强核心商业区,促进区域消费集群集聚,构建区域性购物天堂和时尚消费之都。
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加快秦巴物流园区“一纵三横”道路、双龙铁路货运专用线、川东北电商快递分拨中心和航空物流等项目建设,提高达州物流吞吐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升达州物流枢纽地位,构建区域物流中心。
加快构建区域服务中心。完善秦巴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服务功能,推进区域性会展中心、金融大厦、商务中心等载体建设,提升达州影响力。挖掘和发展具有巴渠特色的餐饮品牌,增强服务吸引力,构建区域休闲之都、服务之都。
加快构建区域信息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商品、市场、物流和商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商贸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区域性信息中心。
站在新起点,迎来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达州将继续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