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借鉴省委巡视工作经验,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的要求,近日,达州市委巡察办组织召开抽调参加省委巡视干部座谈会。来自巡察、财政、发改、审计、编制等部门和高校教师8名同志结合自身的巡视工作经历,畅谈巡视体会,交流巡视经验,为提升达州巡察质效献计献策。
取长补短
增强本领做“加法”
“通过跟班学习,省委巡视组吃苦、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我深受洗礼。”2019年2月至6月,大竹县委巡察组干部王大华被抽调参加省委第四轮巡视,严、细、实,是他对巡视工作的深切体会,“一个巡视报告,有60多个问题底稿作支撑,而一份问题底稿可能要修改10余次,报告中的每句话、每个数字,都必须言之有物、言出有据。”
与会人员,在分享巡视工作方式方法时,都滔滔不绝。“人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在巡视巡察工作中,要善于找‘白乌鸦’。”来自达州市发展改革委的黄舒,分享了在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学到的如何发现疑似问题线索的“白乌鸦”工作法,深得大家认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座谈,大家分享巡视工作经验,既展示了增强自身本领的成果,也能帮助“战友”共同提高。达州市委巡察办主任刘菁表示,今后,他们将灵活运用大培训、座谈会、小课堂等方式,加强与抽调参加中央、省委巡视工作干部的互动交流,取长补短,用“传帮带”形式进一步增强达州巡察干部的本领。
精准监督
突出重点做“减法”
“巡察注重‘撒大网’,先全面收集情况,再从中挑选需要的内容,而巡视工作更注重‘找点位’,突出谈话的重要性和精准性,通过谈话找到论点,再进行论证。”针对如何突出重点、精准监督的问题,与会人员都有自己的“学思践悟”。
“要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监督对象,要让有犯错误苗头的干部感到‘当头棒喝’,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一位参加了专项巡视的干部分享说,只有盯准了关键的人和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更快地找准关键问题,做到精准监督。
数据,往往最具说服力。来自达川区审计局的覃才广,参加了省委第二轮巡视。工作中,他结合自身的审计“专长”,参与查阅资料700余件,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特别是财政资金的分配、投资项目的管理、政府采购、招商引资、扶贫领域等方面问题,发现了一批问题线索。对这些问题,被巡视对象口服心服,全部认领。
术业有专攻。有技术专长的干部,更懂得如何在巡视巡察工作中做好减法。达州市委巡察办建议吸收抽调参加中央、省委巡视工作的干部参与达州巡察工作,并将其纳入全市巡察工作人才库,持续全面加强跟踪培养。
点面结合
提升质效做“乘法”
“对照‘清单’推进工作,可避免浪费时间反复查找同一问题”“同类问题合并处理,可提高办理效率”“对同一领域、行业、性质的单位,可同时开展巡察,以期群防群治,扩大成果”……如何提升巡视巡察工作质效?与会人员各显神通,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
大家一致认为,点面结合,能让巡视巡察工作事半功倍,对提升质效大有裨益。
与会人员分享说,除了摸清被巡地区(单位)的详细情况,大面积的谈话与精准对象谈话相结合、精准查看账务问题与大数据分析法相结合、突击性检查与信访接待相结合等具体的点面结合工作方法,既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更能快速、精准找到问题根源。
对标对表
缩小差距做“除法”
看双流援藏干部骑马走过悬崖峭壁,命悬一线;看巡视干部驱车跋涉5000米扎瓦拉山,呕吐晕厥;看巡视领导爬上屋檐查看漏水,撸衣卷袖……参与巡视过甘孜巴塘的黄舒谈得几近哽咽。3个月的巡视,让她有惊、有喜,有付出、有收获,让她对巡视组从最初的“敬而远之”变成了“敬而亲之”。
“巡视他人、教育自己,巡视一次、受益一生。”“巡视过程,是一次党性修养的锤炼提升、是一次综合素养的全面考验。”达州市抽调参加省委巡视工作的干部感慨良多,对待工作也有了更多思考。
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极强的工作,巡视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工作本领。
本次座谈会既是省委第八巡视组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也是检视巡察工作的现实需要。会上,大家充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对标对表省委巡视,查找了市县巡察在工作规范、方式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接下来,达州市委巡察办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的要求,主动查找自身不足,切实找准工作差距,扎实抓好整改落实,真正让巡察工作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真正实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王平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