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道路维护不到位、防护措施缺乏问题”,是2019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日前,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2019年底,全市破损道路整治已完工1098公里,防护设施已建成2574.9公里,实现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目标。
全面排查 完善方案
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村组道路维护不到位、防护措施缺乏问题”被列为2019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后,局党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深入到局属单位、县(市、区),对辖区村组道路建设主体、养护现状、建设资金来源、养护资金下达、防护措施设置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全面掌握实际情况。
随后,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详尽的整治方案,并及时组织局属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听取意见,逐步优化整治实施方案;同时,在局党组扩大会上再次对整治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并优化完善,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再次报市整治办核准,形成完善的整治实施方案。
深入督查 启动约谈
为确保整治工作落地落实,2019年6月19日至26日,市交通运输局从局机关相关科室抽调力量,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实地了解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同时会同局派驻纪检组、市发改委、市公路局、市扶贫开发局、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到各县(市、区)督导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进行3次通报。
2019年11月6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对村组道路整治推进不理想的通川区、达川区交通运输局启动约谈,要求两个单位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整治工作,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整治目标。
健全机制 回应诉求
为健全我市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市交通运输局还结合全市农村公路实际,代市政府草拟了《达州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目前已上报市政府审定。
为解决“没钱养护”问题,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各县(市、区)加快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来源,统筹整合各类上级补助资金、扶贫和涉农资金、企业捐助资金、村民“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帮扶单位帮扶资金等,用于村道日常养护和防护措施建设,且必须保证村组道路日常养护经费不低于每公里每年1000元。截至2019年底,全市村组道路列养率达100%。
市交通局还建立了信访投诉台账及督办机制,以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建立网络服务平台等方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争得群众理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