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参加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围绕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展开讨论,话民生,谈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委员们踊跃发言,会场内气氛热烈,为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智慧。
在农业界小组讨论中,李俊委员认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达州市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效;要对标补短,尤其要加大对农村道路、饮水提升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总工会界、妇联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小组讨论中,“民生”成了委员们讨论的热词。多位政协委员认为,近年来,达州的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委员们建议马踏洞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要跟上新区建设步伐;全市养老院和敬老院的建设要加快。
文化艺术界、体育新闻出版界加晓昕委员认为,可恢复拱手礼,制定仪式规范。龙飞委员则认为,在可控的范围内,可将达城滨河游园打造成夜间经济商业步行街。
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委员积极开展讨论。
在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小组讨论中,粟仪权委员认为,达州市在新建医院时,应超前规划,在审批上要预设100张以上“防感”床位建设条件。朱陶委员则建议,应构建基层社区防疫体系建设,设立专门的防疫资金,基层社区工作增设防疫工作考核项目。
来自对外友好人士界、台联和侨联界、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哈文华委员认为,随着达州城市不断拓展,达州城区框架亦不断拉大,但主城区州河两岸绿化水平仍有待提升。对此,他建议应加强对州河河岸的绿化、固化,打通休闲健身步道“最后一公里”,给群众再增添一个休闲健身场所。
在共青团界、青联界、科学技术协会界、科学技术界小组讨论中,气氛轻松活跃,30余位政协委员对达州市可利用的发展资源做了积极交流。委员们认为,达州市去年科技成就显著,当下又逢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机遇,达州市可立足本地农业特色,加以科技力量,打响达州品牌,树立良好形象,吸引各方人才,推动渝东北和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社会科学界小组讨论中,毕瑛涛委员认为,市政协要为实施万达开统筹发展战略建言献策。他建议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赴重庆进行专题调研,确定明确的调研主题,拟定扎实的调研提纲,参加调研的委员应有较强的思考力和观察力,确保出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民建、工商联界小组讨论中,杜晓红委员提出,要关心关爱老年人,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她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养老机构人员的素质培育,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二是要提高养老机构人员的工资待遇,确保养老机构人员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