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石化中原油田勘探一线传来好消息:宣汉县普光探区陆相勘探重点探井普陆3井,试气获日产13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钻遇207米厚气层,初步预测侏罗系圈闭资源量1234亿立方米。这是该油田在普光探区启动陆相勘探10余年来取得的首个实质性突破,为川气东送主气源地普光气田的长期稳产储备了接替战场。
早在10年前,中原油田就通过基础地质研究评价了三叠系须家河组和侏罗系千佛崖组两套陆相含气层系。勘探工作者一开始认为,这两套陆相含气层系中,须家河组含气规模较大、储层较厚,是更有利的增储方向。为此,油田近年对应该层系,先后部署了陆相专探井普陆1井、普陆2井、普陆1-2H井等3口探井,结果均呈现初期产量低、产量衰减快的特点,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普光气田陆相勘探一度陷于停滞状态。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中原油田勘探工作者揭开陆相地层神秘“面纱”的执念,一直未曾改变。
2016年,普光气田启动第二个“八年稳产规划”前夕,中原油田组织勘探力量入驻普光探区,联合中国石化勘探力量,在进一步加大海相勘探的同时,重启陆相领域的勘探工作。
油田勘探工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动态,了解到近些年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开发成果的80%都集中在侏罗系地层。接下来,油田勘探工作者综合分析普陆1井、普陆2井、普陆1-2H井、普光5井在侏罗系地层获取的地质资料,并结合该层系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形成了“侏罗系是陆相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层系”的全新地质认识。
去年年初,勘探工作者大胆地将关注点从早年间的须家河组转移到千佛崖组层系,优选千佛崖组4砂组的河道砂岩储层,在川东断褶带普光东向斜构造部署了评价井普陆3井。同年年底,普陆3井顺利完井。
在勘探发现的长路上,完井只是走完了半程,试油试气才是至关重要的“临门一脚”。千佛崖组4砂组属于低孔低渗的Ⅲ类储集层,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开展储层改造,才能把“封存”的资源“解放”出来。为此,油田决定与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采用压后产量高、稳产时间长的电缆泵送桥塞体积压裂改造技术,对普陆3井千佛崖组4砂组分6段实施压裂。
此次压裂是油田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水平井多段体积复合压裂,裂缝形态预测、压裂材料优选等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方案设计阶段,油田利用国际先进的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对裂缝形态进行全方位计算,花费4个月时间反复优化施工参数和压裂液配方。在现场施工阶段,多部门、多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盯守现场6个昼夜,全程无缝配合,确保技术支撑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
今年4月8日,普陆3井大规模水平井多段体积压裂圆满成功。整个试气阶段获取的资料显示,若该井投产后,初期日产量有望达到10万立方米;若以日产气5万至6万立方米的水平长期生产,地层压力仍会持续上升,长期稳产和效益开发的前景明朗。
“从砂体面积来看,千佛崖组河道砂岩比须家河组块状砂岩小,但从分布范围上看,前者要大大广于后者,且自然裂缝发育程度更高,应当是陆相勘探突破的有利层系,可以作为普光气田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油气勘探管理部副总工程师田永敏说,普陆3井的突破,丰富了国内勘探工作者对四川盆地陆相领域的认识,为中原油田探索非常规资源规模开发开辟了通道。(仇国强 张迎亚 桂丹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