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川渝毗邻地区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推进会在达州召开,两省市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5”合作协议,标志着川渝交通一体化发展开启新征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包惠致辞,重庆市交通局局长许仁安出席并讲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主持并讲话。
会上,川渝两省市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普通公路、内河水运、智慧交通、执法管理合作备忘录,万州区、达州市、开州区签署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包惠、许仁安、罗佳明等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根据方案,川渝两省市将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提速构建多层次“1小时”交通圈,支撑打造1小时经济圈。到2022年,出渝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达24条,建成16条川渝间高速公路;川渝间9条普通国道达到二级、11条普通省道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贯通;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31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60万标。运输服务全方位协同合作,实现成渝两地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四川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和重庆“金佛快巴”深度融合,开通13条以上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成渝两地协同共建机制更加健全,建成川渝交通大数据共享中心,建立协同联运的交通管理运行机制和信息动态交换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联动监管机制。
包惠在致辞中说,达州将充分发挥自身地理区位优势,认真细化落实相关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成南达万和西达渝高铁、城口—宣汉—大竹—邻水高速公路、达州至万州直达快速通道以及达州新机场、达州“无水港”等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和万达开一体化通勤交通网,全力推动毗邻地区交通运输由“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转变、由“公路运输”向“铁公水联运”转变、由“独立发展”向“协作共建”转变,尽快形成“多向辐射、立体互联、一体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建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作出达州应有的贡献。
许仁安就落实合作协议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战略共识;二是紧扣战略目标,做好规划布局;三是把握战略重点,提速交通发展;四是强化战略协同,合力争取支持,共同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贡献交通力量。
罗佳明表示,将紧紧围绕规划、网络、枢纽、服务、管理“五个一体化”,加强厅局联动,强化市县协同,全面落实合作协议,着力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以大路网带动大产业,以大枢纽支撑大都市,以更高层面、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全力推进川渝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琪介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及5项合作备忘录。
重庆市交通局副局长李关寿,万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洪,开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吕兴焕,达州市副市长陈文胜,以及川渝毗邻19市(区、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