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南麓,四川东大门,达州,在新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擘画出一幅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画卷,并以蓬勃的朝气,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金融驱动与资本助力。在这片文明进步、加速崛起的土地上,达州市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常年发挥本土银行资源优势,在担负起当地金融业服务实体、支持小微、扶贫帮困主力军重任的同时,也在改革和创新中实现着自身的发展壮大。
初心不变 砥砺前行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国家“三大合作运动”的兴起,1952年7月,达州市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在大竹县清河镇成立,从此,开始了达州农信社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000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达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四川省第二家市级联社。
2003年,自国务院发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金融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达州市农村信用社按照改革总体方向,加快推进城区农村信用社整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如今,达州已有独立核算的法人机构6个,即5家农村商业银行(达州农商银行、宣汉农商银行、大竹农商银行、万源农商银行、渠县农商银行)、1家县级联社(开江联社筹建中)。
其中,达州农商银行是经银监会批准,在原达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通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达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新设合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5年7月28日挂牌开业。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社授权下,达州农商银行对辖内五家县级法人机构履行党建等管理、指导、服务职能,是目前全省第二家、川东北第一家城区农村商业银行,也是目前存贷规模最大的城区农商银行。
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换牌不换心,作为根植达州60余年的地方金融机构,达州农信社在改革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不忘“普惠金融”宗旨,秉承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为达州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
快马加鞭 “贷”动三农
领先的市场地位是一家企业实力的最好表现,更是践行社会责任的最强保障。达州农信社以“后来者”的角色,不断追赶超越,让“第一”和“引领”成为最闪耀的关键词。截至2018年末,达州农信社共有营业网点333个,在职员工2589人,各项存款余额8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4亿元,缴纳税金近4亿元。网点数量、存贷款规模、纳税总量均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鱼水之情,贵在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方显责任担当。农信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长期以来,达州农信社加大对“三农”事业的支持力度,持续降低“三农”领域金融服务成本。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始终坚持把金融扶贫当作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来抓,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有效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达州农信社与市委组织部、市扶贫移民局联动开展“助力金融扶贫·一村一农信员”工作,进一步壮大农村金融服务队伍,有效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100%满足有劳动能力、有致富项目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另外,达州农信社持续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评级授信,对有效信贷需求100%予以满足。
要“输血”更要“造血”,为了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达州农信社还聚焦农村产业扶贫带动,积极培育和支持扶贫产业和项目,精准对接辖内贫困村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就业、入股分红、产品回收等“公司+农户”模式,有效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脱贫。
2018年,达州农信社以占全市金融业不到30%的资金来源发放了近50%的涉农贷款,余额达370亿元。扶贫类贷款余额达到65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余额占全市银行业的98%以上。全市各农商行(社)累计捐赠、协调各类帮扶资金700余万元,惠及全部帮扶对象。
改革创新 支持实体
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达州农信社的发展与当地经济一脉相承,除了“三农”和脱贫攻坚,达州农信社还热切关注着小微企业的发展。
为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达州农信社紧扣民营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持续加大对辖内优质小微客户的支持力度,对支农支小贷款优先办理、利率优惠、额度放宽。2018年,已全面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目标任务,累计向2.5万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近百亿元。
同时,为支持达州市重点项目建设,达州农信社积极对接全市各类重点项目,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累计向达州建设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重点项目提供贷款资金16亿元、20个重大项目贷款提供贷款资金14亿元,发放17亿元贷款支持营达高速及达川区店子梁棚改等民生项目建设。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达州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创新产品,单列2亿元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支持通川区好一新受灾商户恢复生产经营,及时掌握受灾商户信贷需求781家约2亿元,并对受灾客户实行利率优惠(老客户利率下调10%),已发放621户1.5亿元。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达州农信社坚持在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要求中主动作为,着力打造“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品牌形象。为更好地适应内外部新形势、新变化,达州农信社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为积极创新转型,达州农信社按照“先城区、后乡镇,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一点一策,在网点改造、渠道建设、硬件升级、科技布局、机制优化上大刀阔斧,积极突破,营业网点形象焕然一新,网点服务水平得以提升。为优化基础设施,达州农信社着力优化布放ATM机、农惠通、EPOS助农取款点等金融服务站(点)3900余处,蜀信IC卡发卡量达561万张(含社保卡272万张),代理各类补贴发放20多项,年惠及群众300多万人。
同时,致力于产品创新,与税务部门联合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点,发行“银税卡”开通手机银行缴税服务功能,积极加入达州市银税互动信息平台;创新“蜀信·税金贷”“蜀信·税农贷”业务,将信用资源转换为信贷资源,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推动“安居乐”购房贷款,着力解决农民工进城购房贷款难的问题;创新试点“兴川信用卡”发行,并走在全省农信系统前列。达州农信社还通过“金融夜校”“坝坝电影”“进园区、社区”等形式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着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水平。
继往开来 主动作为
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一代代农信人砥砺奋进、薪火相传。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州农信社不断在改革中探索、发展、超越,存贷款规模由1978年末的1.14亿元到如今突破1300亿元大关,一举成为支持地方经济最给力的本土银行业金融机构,演绎了一曲从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奋力转型的传奇乐章。
接下来,达州农信社将依然与达州同呼吸共命运,紧密围绕市委“12335”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深耕三农、聚焦三城、专注小微,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
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四川农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方案,在乡村振兴这个大格局、大方略中找准位置、找到方向。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支持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探索政银融合的支农新模式,利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等有利政策,加快美丽新村建设。
用心做好“三农”服务。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争取在今年组织全市农信社与各县(市、区)委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达州市“乡村振兴开局年”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未来5年,拟提供1300亿元信贷支持助力“三农”事业发展。聚焦聚力年度脱贫攻坚任务,进一步开展好“一村一农信员”工作,在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产业扶贫信贷支持以及对口帮扶上再加力度,切实发挥“5+2”帮扶力量作用。进一步优化农村网点布局,加快EPOS、“农惠通”等各类自助服务终端在农村地区的布放,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按照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测要求安排信贷资金投放节奏,积极稳妥地推动信贷投放。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创新创业,实行小微贷款下乡,在部分符合条件的乡镇设立小微专营机构。大力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切实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真正做到让利于企、让利于民。
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对接市、县、区重点工程和项目,主动融入城市交通枢纽建设、棚改等民生项目,信贷支持、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和新兴成长型企业,全力推进地方企业(项目)发展。重点组织社保、财政等部门和棚改、扶贫专项方案等项目低成本资金,加大对机构类、涉贷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的资金组织力度,强化对公存款、活期存款归集入行,降低负债成本;加大代收代付、代理保险、理财销售等中间业务的营销力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业务结构。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站在新的起点上,达州农信社将坚守初心,不忘本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市委“12335”总体部署,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在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和能力上持续发力,在达州加速推进改革发展、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支持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贡献达州农信最大力量!□陈鹏 胡瑞雪 姚丹 漆慧霞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