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州公安“向党和人民报告”禁毒专场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645起,打击涉毒团伙103个,捣毁制毒厂点5个,缴获各类毒品49.5千克、麻黄素(含半成品)6吨、制毒原材料137.3吨,新发现吸毒人员数连续两年下降10%以上。
近年来,我市以“狠抓源头治理,铲除毒品土壤、减少毒品危害”为工作抓手,深化禁毒宣传,全面推进禁毒社会化各项工作。公安机关和成员单位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以禁毒宣传进单位、进校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为载体,采取常态与临时、传统与创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努力推进禁毒宣传向工作常态化、格局合成化、手段创新化发展。特别是创新开展“公安局长+N”(N:禁毒支(大)队长、派出所所长)进校园禁毒宣传新模式被全省推广;举办禁毒知识专题讲座、禁毒电影送下乡等系列活动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高度赞誉。同时,全面推进“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市、县两级禁毒办共成功举办三期全市毒品预防教育兼职教师培训,累计培训专兼职老师1300余人。建成市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6所,教育基地8个。
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动志愿者1200余人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活动,开展预防教育活动3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利用新型媒体发布禁毒宣传教育信息120万余条,禁毒宣传覆盖率达98.65%。
□本报记者 程序 闫军
■相关新闻
毒品是什么?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从毒品的制作过程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据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黄忠介绍,新型毒品相较于传统毒品有四个方面的不同。来源不同,传统毒品是从原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新型毒品则是通过人工化学合成;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传统的鸦片、海洛因主要对人体以“镇痛”“镇静”为主,而新型毒品主要对人体有兴奋、抑制或致幻作用;服用的方法不同,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式等方法,新型毒品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导致的危害不同,传统吸毒者一般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获取毒资而违法犯罪,新型毒品一般由于吸食后产生幻觉,极度地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极易造成暴力犯罪。
沾上毒瘾怎么办?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向以军介绍,毒瘾具有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危害人体的机能等特点。戒除毒瘾主要靠吸毒者自身的意志,戒心瘾,防复吸,借助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针对染上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设有专门的戒毒所,帮助毒瘾人员戒除毒瘾。
另外,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帮助他们戒除毒瘾,目前达州正在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已建立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延伸点)7个。同时,达州市禁毒委员会专门为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