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在达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易晓东,向大会作的2019年法院工作报告,获得了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2958件,审执结各类案件50794件,同比分别上升9.9%、12.3%。其中,中院受理案件4644件,审执结4456件。中院荣获全省法院2019年度综合工作优秀奖。“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受到最高法院嘉奖。刑事审判工作受到最高法院通报表扬。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依法严惩方针,从严从快审结一审涉黑涉恶案件41件276人,审结率居全省第三,重刑率达50.3%。“文铭恶势力犯罪集团欺凌在校学生案”入选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十大典型案例,中院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严惩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犯罪。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严重暴力、侵财犯罪,一审审结737件1817人。始终保持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415件510人。
坚定不移惩治贪腐犯罪。完善刑事司法与监察调查衔接机制,发挥反腐司法利剑作用,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110件153人,其中原县处级以上7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审结“套路贷”、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件216件,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纠纷案件8446件;精准对接扶贫领域司法需求,巡回审理承包地“三权分置”、贫困老人赡养等案件259件;全市法院派出856名干警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中院荣获全市定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全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司法手段,为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提供有力保障。健全“执转破”和破产管理人制度,审理强制清算和企业破产案件19件。
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司法服务保障达州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工作意见,审结涉及企业投资、公司股权等案件66件。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动构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创建全市首批无讼村(社区)16个,发出司法建议71份。委派、委托和邀请调解案件13672件,司法确认1460件,调解成功率75.5%。
加快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创新设立“三中心六室”,整合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多元解纷资源,打造一站式“解纷服务超市”。
努力构建切实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5164件,执结案件14431件,执行到位标的29.92亿元。通过微信、广场LED等曝光失信被执行人8562人,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9885人,司法拘留534人,追究刑事责任3人。
中院执行局被省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持续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市7个基层法院内设机构较改革前减少17个,院庭长审结案件22667件,全市法院审判质效保持全省先进行列。
深入推进庭审实质化。全面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认罪认罚一审案件604件,“小龙坎”知识产权纠纷案庭审获评全省法院“十佳庭审”。深化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行政案件优化审,一审审结行政案件329件。
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有序开展电子档案异地查阅利用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上网公开裁判文书51210份,直播庭审6956场。推行“指间诉讼、掌上办案”,通过“四川微法院”立案2062件,跨域立案89件,电子送达5861人次。
纵深推进从严治院,着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报告重点工作、重大案件14件次。
加强司法素能建设,完善在线学习、院校合作等机制,分级分类培训干警1421人次,打造“法官沙龙”“法苑诗社”等独具特色的法院文化品牌。微电影《摆渡人》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全市法院19个集体和26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和市委联动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约谈、提醒和诫勉谈话。
2020年工作总体思路及部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命题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纵深推进“六个实质化”,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决胜年、营商环境优化年、诉讼服务提升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法院,为达州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一是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坚持新发展理念,依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二是在司法为民上有新举措。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人民法官走基层、为民服务解难题”专项活动,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在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纵深推进庭审实质化,加强“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大力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在司法领域深度应用。
四是在队伍建设上有新气象。认真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深入推进法院队伍“四化”建设,纵深推进文化建设实质化,实现法院文化特质化、个性化发展。□闫伟宏 闫军 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