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大巴山腹地的馈赠。”陕西安康国际会议中心,万源市金国农业有限公司的王晓艳亮出自己带来的富硒大米,米粒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与此同时,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内,身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通过高精度检测设备,检测着新一批稻谷的硒含量,通过一组组数据探寻万源富硒产业发展的方向。
硒米软糯,硒李脆甜,硒茶甘醇……在万源这片天然富硒的土地上,一件件富硒特色产品正从“靠天吃饭”迈向“科技种植”,描绘出“硒”望无限的精彩未来。
富硒产业绽放蓬勃生机
初冬的寒意悄然浸染大巴山麓,万源市黄钟镇的金国农业有限公司却蒸腾着丰收的暖意。在金国农业加工车间,新收割的稻谷经过层层筛选,化作晶莹剔透的富硒大米,裹着质朴的香气被装入包装袋,即将发往外地。
就在11月14日,金国农业刚刚收到了一笔由万源市草坝镇刘黄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磊带来的订单——采购总价5000元的富硒大米等农特产品。“这已是今年第4次采购了。”刘磊坦言,自己尝过富硒大米后便成了“回头客”,同事们在单位食堂品尝过后同样对其香甜软糯的口感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在万源市近期举办的“‘约惠’万源红城‘有喜’”消费活动中,金国农业的富硒大米累计售出近4000斤,深受本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带来的都是刚打出来的新米,许多市民尝鲜后纷纷回购!”销售人员李月表示。
据金国农业负责人王晓艳介绍,目前公司在售的三款富硒大米,价格从每斤4元到每斤10.8元不等,可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售价10.8元的富硒大米虽然价格较贵,但由于进行了多次筛选,凭借更加卓越的品质,依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争相购买。
与此同时,在万源市魏家镇的巴山硒李产业园中,另一幅富硒产业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镇村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梦源巴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功打造“巴山硒李”等特色品牌,干出了一颗小李子的“大事业”。
“我们建立了‘定点展销+线上销售+外贸出口’的多元化销售网络。产品不仅销往广东、北京等全国多个省(区、市),今年还实现了首次出口。”梦源巴山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还通过加工李子酒延伸产业链,突破鲜果销售局限,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田间车间,皆是风景;订单频传,尽显活力。万源富硒产业,正以一个个企业茁壮成长的生动故事,描绘着“硒”望无限的精彩画卷。
科技解锁富硒“密码”
11月13日,初冬的暖阳洒在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的试验田里,8亩“富硒微田(果)园”被划分成整齐的方阵,嫩绿的莴笋苗当天刚刚完成移栽,正和生长中的菠菜、蒜苗等作物一起沐浴着阳光,焕发出勃勃生机。
“移栽莴笋后我们将开展硒营养剂强化试验,通过喷洒叶面硒肥的方式,标准化种植硒含量稳定达到国家标准的富硒莴笋,试验成功后有望在全市推广种植。”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技术负责人、硒科助农科研小组组长杨琳表示。
这片看似普通的菜园,实则是万源富硒产业的“科技芯”,花菜、辣椒、番茄等作物在这里经过对照试验,正一步步破解解锁农作物富硒的“密码”。
科技的力量在王晓艳的稻田里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刚过去的10月份,王晓艳种下的200余亩富硒水稻正式开镰。而在当地富硒水稻的检测报告中,“0.26~0.68mg/kg”这一硒含量数据被反复标注,这意味着当地的大米已经完全符合天然富硒农产品标准。
“这份数据的背后,是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和专家团队通过田间培训推广‘根施有机硒肥技术’的成果,在前期土壤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准控制硒元素吸收路径,使稻米硒吸收率提升30%,万源富硒大米正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产品,蜕变为有科学依据的健康食品品牌。”富硒产品检验中心主任陈本强解释道。
“今年亩产比去年多了200多斤,能达到1000斤上下!”王晓艳分享着丰收的红利,“而且今年的米回甜味更浓,市场反响特别好,价格也比往年高了一些。”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数据报表到农民笑脸,科技正在成为万源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近年来,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先后开展富硒茶、富硒马铃薯、富硒大米等栽培技术研究,参与2项行业标准修订,制定6项栽培技术规程,为富硒产业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万源硒米闪耀全国舞台
11月7日,第八届富硒农业发展大会暨2025年富硒农产品博览会在陕西安康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富硒产业发展大计。
作为万源市唯一参会的企业,王晓艳带着刚刚收获的富硒大米,与来自各地的企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是我们万源天然富硒土壤孕育的精品,硒含量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次跨越省界的亮相,不仅让万源富硒大米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认可,也在这一全国性的舞台上打响了万源富硒大米的招牌。
“我们万源位于天然富硒带上,但目前在市场上打响品牌的富硒产品还不多。除了已经走出去的富硒茶、旧院黑鸡,我相信我们的富硒大米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让万源富硒大米香飘万里,走上更多人的餐桌,是我们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王晓艳的语气中透着坚定与期待。
富硒产品的品牌建设,同样依靠严谨的科学支撑。万源市富硒产品检验中心充分发挥“硒科助农党员先锋队”“硕博人才工作站”及达州市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和攻坚优势,先后开展技术练兵1000余项,积累检验检测能力700余项,为万源富硒产品的品质与品牌公信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中心积极探索农产品硒元素检验方法,开展土壤、水、大米、茶叶、旧院黑鸡等硒含量检测320余批次,“点穴式”开展富硒食品(农产品)抽检1000余批次,覆盖蔬菜、水果、禽肉等14大类,不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为富硒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提供了权威数据支撑。
从大巴山麓的试验田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万源的富硒产品正跨越山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大自然赐予的健康滋味。如今,万源正继续深挖富硒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硒”望篇章。(冯津榕 马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