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车来人往、抢抓进度,厂房内机械轰鸣、生产正酣,商圈熙熙攘攘、消费火热……金秋时节,宕渠大地处处涌动着大干快干、奋勇争先的活力与激情。
  四季度既是年度目标能否圆满收官的关键节点,也是次年成功开局的基石所在。渠县紧盯目标任务不动摇,坚定信心和决心,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冲刺四季度,奋力实现“全年彩”。
  项目抢进度
  多个重点工程“加速跑”
  国庆中秋假期,西达渝高铁各标段的建设者们坚守岗位,抢抓金秋施工黄金期,全力冲刺项目建设节点。
  在西达渝高铁金桥庵龙门峡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项目路基挖填土石方已全部完成,路基附属及防护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金桥庵龙门峡河特大桥、柴湾特大桥等重难点桥梁已完成架梁,全面转入桥面系施工。”中铁十五局西达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九标项目四分部副总工程师陈富山介绍道。
  据悉,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达渝高铁连接包(银)海、京昆两大通道,是贯通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动脉。项目建成通车后,西安至重庆的最快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6小时缩短至2.5小时,显著提升沿线出行效率。
  同样跑出“加速度”的还有水运项目。在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装载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钢筋绑扎、烧焊等作业。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泄洪冲沙闸预制梁、鱼道坝、发电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土建工程已完成80%。”中交四航局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技术部主管徐杭表示,为推动项目早日投用,项目部提前储备相关物资材料,现场安排作业人员近200人,通过科学调度人员、物资、设备,力争今年10月底开始架设泄洪冲沙闸,2026年初完成发电厂房主体结构施工。
  在镇广高速D1标段万寿枢纽施工现场,该项目引入智能管控系统,对摊铺温度、厚度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测,实现从“事后检测”到“过程可控”的转变。
  “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让效率大幅提升。项目投入大型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20余台套,每天推进完成摊铺1500至2000米,目前已完成全线单幅40公里左右,超计划任务10%左右,在全线标段中处于领先地位。”镇广高速D合同段DLM1项目部副经理谢发典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进入四季度,各项目业主方和施工方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抢抓时间节点,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掀起了新一轮施工热潮。
  企业拼速度
  生产销售红红火火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经济兴。进入四季度,渠县各个工业企业纷纷锚定全年目标抢效率、忙生产,加压奋进,打好全年收官战。
  10月16日,位于渠县经开区的四川非寻服装有限公司内,缝制区、裁剪区、大烫区、包装区等生产区域赶工火热,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该公司生产的短袖、速干服、冲锋衣等运动休闲服饰,长期远销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地。
  “现在我们正在加紧赶制的是2026年春夏装,单月订单约15万件,目前,订单已排到明年5月份。”四川非寻服装有限公司厂长邓响亮介绍,公司当前平均每天生产服装5000件,今年四季度计划完成50万件以上,在现有8条生产线基础上,明年计划再增加4条生产线。
  在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场景同样繁忙。在其智能化纺织生产车间里,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布料在设备间有序传送。据公司生产部主管罗丽介绍,该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科技纺织企业,年产各类高端纺织、羽绒服、户外服装等面料1亿米,产值5亿元。“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订单,近段时间我们满负荷运转,目前,每天完成订单量超8万米。”
  今年5月投产运行的四川锦诚电子有限公司组装车间,成为该企业抢抓关键节点的重头戏。“新车间投产后,智能化程度达70%,一条生产线一天可组装结构件6000件,目前,我们正在赶制新一批生产订单。”该公司组装部经理罗兴富介绍,公司持续深化“融圈强链”,正加大研发投入,向3C电子、新能源、军工等领域拓展。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中顺洁柔、招华系列、旺鑫电子等10余家增量企业实现产值增量10亿元。
  “去年的提前谋划和前置服务,为今年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渠县经开区产业发展局负责人沈晓丽说,部门将继续做好企业生产服务保障,为冲刺四季度目标、迎接2026年“开门红”夯实基础。
  招引增力度
  集中签约21个项目
  国庆前夕,四川省2025年“雁归天府创赢未来”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入乡创业活动暨渠县“双招双引”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在渠县举办。当天,活动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厦门等地的近200家企业代表参会,集中签约21个优质项目,涉及校企(校地)合作、金融授信、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释放6000余个就业岗位。
  渠县缘何能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核心在于坚实的产业根基与开放的引才理念。当前,渠县正全力打造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轻纺服饰打通印染资质,实现了“一块布”到“百亿级产业集群”的跃迁,目前已入驻轻纺服饰企业129家,实现规上产值32亿元,成为“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消费品电子突破智能装备整机制造成品关,拥有川东北地区唯一的全制程产业链,2024年实现产值47亿元;竹浆纸制品借力四川作为全国竹浆造纸核心区的优势,发展绿色低碳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目前正全力建设竹林碳汇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与此同时,渠县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省发展大局,以圈链思维内育外引,大抓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吸引2240名优秀乡友回乡创办企业1969家,引入184名“宕渠英才”为渠县发展献智出力。
  此次大会,不仅为渠县汇聚了更多的产业资源,也引入了更多人才力量,将进一步壮大渠县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为实现“全年彩”注入强劲动力,更将为2026年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储备坚实后劲。
  消费有热度
  “双节”旅游收入3.84亿元
  假期消费带动人气攀升。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渠县从实施贷款贴息、加大补贴力度、提升售后服务、推行“补贴立减”等方面入手,落实落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民消费热情,为商家销售注入活力。
  10月8日,在渠县一家电销售专卖店内,空调、电视机、洗衣机、家用灶具等家电产品整齐陈列,销售人员细致地为顾客介绍产品,讲解“以旧换新”政策及优惠信息,不少顾客现场达成交易,满意而归。
  “这台电视售价9999元,实体店补助800元,国家补助15%,总共优惠2200元,特别划算。”市民张德山笑道。
  “对客户让利的同时,也帮我们扩大了销量。以电视业务为例,过去没有政策叠加时,每天仅能销售10至15台,优惠政策出台后,活动期间每天销量达20至40台。”该专卖店负责人郑建中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家电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共销售31072台,累计消费超9900万元,享受补贴超1760万元。
  渠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该县抢抓川超赛事和“双节”消费热点,成功举办中秋游园会、露营音乐会、非遗展演、夜景灯光秀等活动,推出“熊猫聚惠·乐购渠城”消费礼遇、球迷专属优惠套餐、“聚力创5A·约惠渠城”景区畅心游等举措。“双节”期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9.91%。(王彦力  何俊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