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双园驱动”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达州高新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设备升级等领域屡创佳绩,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脱颖而出,以“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设备最先进”的鲜明标签,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同时,这些“最”成就也为园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注入强大动力。
规模最大
燃气电站“巨无霸”
在达州高新区的能源版图中,川投(达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无疑是耀眼的明星。作为四川省重点项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标志性能源工程,川投(达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二期项目3号机组已正式投产发电;4号机组建设进入了冲刺阶段,有望年底投产。届时,川投达州燃气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218万千瓦,成为四川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燃气电站。
“为保障建设项目圆满成功,我们将持续投入资源,严格遵循倒排工期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同时持续强化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机组建设及后续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据EPC总承包项目部项目经理殷实介绍,目前,二期项目已全面进入建设冲刺阶段,总体工程量累计完成75%。4号机组离相母线、共箱母线主厂房部分及循环水泵管道,燃机复装等关键设备安装工作在近期已全部结束,现阶段正全力推进锅炉、燃机附属管道、电缆敷设等重点作业。预计10月底,3号燃机机组及公用系统将正式移交业主方运行管理。
据了解,川投(达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总投资约60亿元。一期装机为2台35万M701F3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资约26亿元,于2015年6月双机投产,是四川省首座大型环保燃气电站。二期新建2台74万M701J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资约34亿元,2023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2月双机投产。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将成为省内最大的燃气电站。
“如果按照电站年运行2500小时计算,4台机组年供电量约35亿千瓦时,耗气量约6亿立方米,较同类型燃煤机组可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将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保障兜底能力,促进四川天然气就地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川投(达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工程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设备最先进
引领行业技术前沿
在达州高新区的先进制造业领域,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华升麻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它们以领先的技术和设备,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的龙头企业,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理念,持续在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其万吨级纯玄武岩纤维池窑项目,在工艺技术与智能制造领域实现重大进展,创造了全球第一座纯玄武岩纤维池窑,第一条玄武岩纤维数字生产线和全球第一大玄武岩纤维产能供应商的三个世界第一。
在公司万吨池窑联合车间内,窑炉高效运行,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并精准调节生产各项参数。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现代工业的智能化水平,更是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技术创新的生动体现。
“在工艺技术方面,我们采用更为先进的纯氧顶烧进行拉丝。同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极大提高了拉丝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在设备上,配备了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种类更丰富,能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产量上也有了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部经理龙道松告诉记者。
凭借在原丝生产领域的领先优势,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公司与达州高新区内多家玄纤制品企业深化合作,稳定供应优质原丝,并协同开发新产品,强化区域产业协同效应;同时,积极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攻关关键技术。通过不懈努力,公司在原料均质化、原丝浸润剂等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多项突破,累计获得54项专利授权,并参与制定了6项行业标准。这些成果不仅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也促进了玄武岩纤维在公交站台、建筑外墙板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拓展产品的市场空间。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加快玄武岩纤维万吨生产线二期建设。同时,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攻克更多技术难题,开发更多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推动达州玄纤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苎麻产业领域,四川华升麻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其全国最先进的苎麻脱胶和梳纺设备,引领着行业的现代化转型。
为充分发挥达州优质原麻资源优势,打通达州苎麻全产业链,四川华升麻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苎麻纤维新材料生产线,可年产精干麻5000吨、高支苎麻精梳条2650吨,技术水平和产能均居行业前列。
在公司脱胶和梳理车间,数百台设备高效运转,扎把、生物处理、煮炼、打纤、给油、脱水、烘干等一道道原麻加工工序有序进行,制成的高品质麻条,色泽洁白、质地细腻。这些麻条将直接供应至达州本地和湖南、湖北等省市的苎麻纺织企业。
“传统苎麻产业附加值低,我们通过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技术突破传统工艺瓶颈,将能耗降低20%、污水排放减少80%,化工辅料减少30%,让苎麻从‘土特产’变身‘高端材料’。”四川华升麻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现在采用的是全国最先进的脱胶设备,实现了智能生产,效率提升了30%。
据了解,四川华升麻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苎麻纤维新材料生产线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108亩,采用全国领先的脱胶和梳理设备,基本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同时,公司通过组建研发团队革新工艺,其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脱胶能耗高、污水排放量大的行业难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能和纤维品质。
作为达州高新区“3+3+N”产业布局中的“链主”企业,该公司正加速构建“原料—加工—应用”全产业链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达州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提供重要支撑。
创新能力最强
知识产权领航者
如果说四川炬原和华升麻业代表了园区的技术前沿。那么,四川吉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达州高新区智慧与创新精神的最佳诠释。这家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凭借50余项知识产权、20余项发明专利的傲人成绩,成为行业内的领航者。同时,公司还成功获批省科技项目2个,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
在四川吉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围着自动装车机紧锣密鼓地开展测试作业,经过一系列规范操作,激光扫描、自动抓取、放料动作等流程均精准无误,调试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这台自动装车机设备是企业针对化工、食品等领域客户的特殊需求专门研发设计的,旨在实现袋装产品的高效、自动化装载,它的投用将为企业现代化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大幅提升装载品质和效率。
“每个项目都关乎公司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我们都认真对待。这段时间,正在全力推进多个大客户订单交付,这些项目创新性强且时间紧迫,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交付。”四川吉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海龙告诉记者。
据了解,四川吉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进驻达州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是精密三维测量和柔性智能制造专用装备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目前,企业已研发出数十套行业首创的智能制造装备,其创新研发能力在业界享有良好口碑和影响力。
四川吉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陆君告诉记者:“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的把控,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引领,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为达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全省最大规模的燃气电站到设备最先进的新材料制造商,再到园区创新能力最强的科技型企业,达州高新区正以一个个耀眼的成绩单,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相信随着更多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达州高新区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郑诗凡)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