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防”字当头,“责”字为要。近年来,万源市将防灾减灾作为民生底线工程,创新推行“放心不下”隐患点动态管理机制,对未纳入常规预案却危及安全的点位精准发力,通过常态化排查、专业化研判、精准化调度,把隐患化解在萌芽,将安全防线筑在一线,让群众安居更安心。
“固军、固军,请报告一下此轮强降雨你辖区内‘放心不下’隐患点处置情况。”万源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龚富杰发出指令。
“报告指挥部,此轮强降雨固军镇‘放心不下’隐患点共撤离1个,涉及10户33人,目前人员已全部安置妥当,报告完毕。”固军镇副镇长孙晨凌回答道。
在万源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放心不下”隐患点专题调度会上,工作人员与各乡镇实时连线,逐点核实“放心不下”隐患点管控状态和人员转移进度,以精准调度织密隐患防控网,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黄钟镇黄钟社区15户54名居民所在的临河区域被划定为“放心不下”隐患点。在专属标识牌上,责任人员、车辆安排等关键信息清晰明了,既为群众提供了详细的转移信息,也明确了防汛工作责任。
“有险情的时候他们就派车来接,平时下雨就过来关心下,我们感到很踏实。”黄钟社区居民赵兴秀说。
为让防控更精准,黄钟镇还制作了防汛指挥沙盘图,全镇24个“放心不下”隐患点的责任人、撤离路线、安置点等关键信息直观呈现,形成“预警—喊应—转移—安置”的全流程闭环。
“我们全覆盖落实班子成员包点现场指挥责任制,建立了预警预报、喊醒叫应、避险转移等工作闭环机制,严格执行‘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原则,确保不差一人、不漏一户,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钟镇副镇长刘佳豪表示。
黄钟镇的实践,是万源市地灾防控体系的缩影。全市构建起“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风险点、党员包户”的四级责任体系,从全面排查建档到常态巡查监测,从预警信息快传到转移安置落地,每一个环节都压实责任,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全覆盖管控。
“截至目前,全市共动态识别并纳入管理台账的‘放心不下’隐患点106处,实现了风险监测预警从‘点’向‘面‘的拓展,依托该机制,成功预警并提前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368户976人。”龚富杰表示,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深化完善“放心不下”隐患点动态管理机制,坚决守牢安全底线。(陈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