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达州东部经开区通过引入专业技术队伍、升级监测设备,叠加完善群测群防体系,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灾后应对”向“事前防控”转变,综合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近日,在达州东部经开区一处新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险情点,专业技术人员操控搭载厘米级RTK定位模块的无人机穿梭于区域上空,精准核查灾害隐患详情。“无人机让我们能快速精准掌握地质灾害的规模、威胁对象及变形趋势。”达州东部经开区地质灾害防范驻守支撑服务项目负责人郭方雨介绍,接到灾险情报告后,团队1至2小时内即可抵达现场,核实情况并提出处置建议。今年以来,该团队已精准核查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23处,助力区域形成“小时级”应急响应与风险提前研判能力。
虽已入秋,但强降雨天气仍时有发生,地灾防控不容松懈。在亭子镇白果村杨家沟地面塌陷隐患点,专职监测员王成蓉每日开展巡查值守,实时跟踪地灾风险变化。“我负责的区域有45户63名常住人口,外出及回流流动人口情况都会随时关注。”王成蓉表示,监测工作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尽心尽责。
与此同时,达州东部经开区持续强化群测群防体系维护,通过常态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防灾意识与配合度。“每次接到转移通知,大家都会立刻行动,没有丝毫犹豫。”村民魏学龙的话,体现出群众对防控工作的认可。
据了解,达州东部经开区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34处,涉及群众1800余人。今年以来,该区已完成所有隐患点监测设备的北斗系统升级,构建起覆盖亭子镇、麻柳镇等重点乡镇的立体化监测网络。“技防”与“人防”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安全度汛及全年地质灾害防控筑牢了坚实基础。(魏磊 姚兰 潘莉莉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