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新学期伊始,达州各地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司法保护,全面启动“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以多样化、精准化、系统化的普法方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校园,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起坚实的法治防线。
今年秋季开学,全市所有中小学生都在校园里迎来一位“新伙伴”——由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市妇联和市邮政公司共同推出的“巴山红・佑苗安心话匣”检察信箱。该信箱已覆盖全市579所中小学校,旨在将未成年人保护关口前移,让孩子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敢说”“会说”“有地方说”,成为检察机关延伸司法保护触角、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重要载体。近日,达川区检察院、宣汉县检察院、大竹县检察院等多地以法治进校园活动为契机,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了信箱启用仪式。
法治课不仅要“送进去”,还要“讲得懂”“用得上”。各地检察院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与真实需求,开展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法治课程。通川区检察院针对小学生群体,以“红绿灯”“小尺子”“保护伞”等生活化比喻,将法律规则转化为孩子易懂的语言;大竹县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大竹中学,围绕“三防”——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通过案例教学与互动问答,覆盖2000余名师生;渠县检察院“巴渠佑苗・小阿鲤”团队则在临巴中学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与应对技巧;万源市检察院聚焦8所乡镇及偏远学校,开展定向宣讲,一周内覆盖师生5000余人;开江县检察院深入任市中学与八庙镇中心小学,普及刑事责任年龄、常见罪名等基础法律知识。
法治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凝聚检察机关、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力量。万源市检察院在开展法治宣讲的同时,召开检校座谈会,对“一号检察建议”与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明确教职工的报告责任与程序;宣汉县检察院引导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围绕“是否应对不恰当玩笑发声”展开讨论,在思辨中强化权利意识;渠县检察院明确下一步将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防护网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全方位保护环境。
目前,法治副校长已成为我市检察机关深度参与校园治理的核心机制。万源市检察院向辖区学校派出5名法治副校长与9名检察宣讲员组成专业团队;通川区由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定制专属法治课程;渠县、开江等地检察机关也充分发挥该机制作用,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从一封封投进“安心话匣”的信件,到一堂堂走进心里的法治课;从个案中的权利救济,到机制层面的系统保护——达州各地检察机关正在以司法之力融于教育日常,用法治阳光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提供坚实司法保障。(李梦真 付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