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渠县以绿色生态为底色,认真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发展竹产业,筑牢渠江流域核心区生态屏障,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功将荒山荒坡打造为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减少空气污染和农民增收的竹林风景线,以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生态与经济双赢画卷。
在渠县临巴镇宕渠村,三年前栽种的400多亩优质巨黄竹现在已长到10米左右高,根节分明、直挺耸立。这片生机勃勃的竹林不仅构筑起优美景观,更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自从种上竹子,空气越来越清新,我们兄弟姊妹常来这里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走秀,日子过得舒心又惬意。”临巴镇临巴社区健身爱好者廖新容笑着说。
同样享受到竹产业生态红利的还有中滩镇天山村。该村中滩河两岸,如今竹林静谧、空气清新,已成为市民纳凉散步、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河边种上竹子后,环境美了、风景靓了,空气也甜了,生活在这里越来越安逸。”中滩镇天山村村民闫海飞感慨道。
依托宜林荒山、溪河两岸非粮地带,渠县连片发展竹产业,全力打造四川省竹产业重点县。据了解,未来两年,该县计划在37个乡镇(街道)发展竹产业50万亩,鲜竹储备量达100万吨,带动竹区群众人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
目前,渠县已建成的13.5万亩竹林,正成为流动的生态产品,不仅让水稻、黄花等农作物品质提升,当地的蜂糖李、梨子等水果也更可口。“这个梨子皮薄多汁、脆鲜爽口,是解暑的佳品,我已经和朋友们多次前来购买。”游客张芳芳手持刚采摘的梨子,对竹林滋养下的水果赞不绝口。(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