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良种更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眼下,渠县221个水稻试验示范品种进入收割期,一场聚焦“选良种”的田间“比武”同步开启。省、市、县农业专家深入田间,查长势、数穗粒,通过现场PK,筛选出最适配四川丘陵地区的高产优质水稻良种。
在渠县宝城镇马鞍村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各品种稻田整齐排列,金黄色的稻谷层次分明。当地提前组织村民压倒田块交界区域水稻进行隔离,为精准测产打下基础。
渠县新品种水稻试验基地负责人黄建华介绍:“每一墩就是一个品种,每一个品种5分面积。我们用人工相互隔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收割的时候,品种不要搞混淆,保证测产数据的准确性。”
收割前,省、市、县三级农技专家穿梭田间,逐一审视各品种水稻生长情况。随后,收割机驶入田间,开启精细化收割作业。
宝城镇马鞍村水稻收割机操作人员魏昱华表示:“不同品种水稻的稠密度不一样,所以控制好收割速度非常关键。我们的目标是做到颗粒归仓,能收的稻谷一粒都不能落下。”
作为国家农业部和省内外企业的水稻试验示范基地,渠县已连续5年承担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成熟品种示范展示任务。今年,当地通过人工插秧精准控密度、试验示范看效果、现场比武选良种等方式,筛选出兼具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良种源,推动水稻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为水稻种植注入“渠县芯”。据了解,今年的221个品种中,涵盖常规稻、杂交稻等类型。其中,示范展示的国家成熟水稻品种有20多个。
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第五考察组组长徐敬洪表示:“通过区域试验,我们要选育出适合四川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的优良品种。”(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