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持续向好,渠县外贸企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多家企业重启国外市场供应,抢订单、赶进度、去库存,以饱满热情冲刺三季度,为地方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在渠县经开区,纺织出口企业成为外贸增长主力军。四川贵康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昼夜轰鸣,300余名车工在8条生产线上忙碌,智能化裁剪设备与悬挂式流水线高效运转,每天3000多件成衣下线。“当前订单已排至数月后,仅英国、俄罗斯的冬季订单金额就达300多万美元。”该公司生产厂长彭诗富介绍,企业年产量超100万件、产值4000多万元,工人两班倒赶进度,全力保障订单交付。
新落户的四川非寻服装有限公司同样表现亮眼。这家聚焦欧美市场的外贸新力量,通过持续投入科技研发推动产品迭代,凭借优质产品与服务稳住老客户、拓展新客源,目前订单量已达800万美元。“下一季度将新增3条生产线,一线工人预计达300人,订单产值有望翻至现在的3倍。”公司生产厂长邓响亮信心满满地说。
亮眼成绩背后,离不开渠县的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作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渠县大力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聚焦智造企业出台扶持政策、开展业务培训、助力品牌打造,帮助企业打破发展瓶颈;同时依托达州口岸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达品出川、达品出海”。
据统计,今年1-7月,渠县进出口总额近39775万元,新增2家外贸企业和3家跨境电商企业,全县外贸企业总数已接近20家。“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整合企业产品优势,组织企业参加大型展会,搭建更广阔展示平台,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客户、争取更多订单。”渠县商务局外贸股负责人廖莹表示。(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