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半山当快马,船到中流须奋楫。
8月22日,中共大竹县委十四届十七次全会在县委党校召开。会议紧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大力发展“轻旅游・微度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作出系统部署。
全会听取并讨论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相关决议,明确战略定位、战略路径与战略主攻方向,全力奏响打造“渝来蜀往・大美竹乡”的时代强音。
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聚力谱新篇。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将坚决落实全会精神,主动担当构建“一城两线三片全域”文旅发展格局,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争做推进品牌、业态、服务及体制机制创新的执行者、行动派与实干家,以实绩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蓄奋进之劲
当日上午,与会人员神采奕奕步入会场。作为大竹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不凡征程的亲历者与参与者,他们对这份凝聚全县人民接续奋斗成果的“成绩单”满心期待。
今年以来,县委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安全”的使命任务,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唯实唯干推动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竹乡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县委全会报告从“六件大事”与“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入手,系统回顾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生动展现了全县党员干部以超常举措拼经济、抓建设,以攻坚劲头解难题、求突破的实干风貌。
上半年,全县发展成效显著:地区生产总值达215.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4.4%,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8.2%,增速同样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9.48亿元,增速高达180.34%。
1至7月,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新开工工业项目20个、竣工投产12个,新升规入统企业11户,数量居全市首位;制造业投资完成31.13亿元,增速42.1%,位列全市第一;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2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2亿元,投资完成率处于全市前列……这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进一步坚定了全县上下大力发展“轻旅游・微度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底气与信心。
底气源自实干笃行。“在九项工作中,大抓项目、深化改革、‘十五五’谋篇布局等前三项工作,是发改部门的主责主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深知重任在肩。”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波表示,将保持向新向好、唯实唯干、决战决胜的拼战状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发展“轻旅游・微度假”,做大做强大竹文化旅游业,为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贡献发改部门的坚实力量。
信心源于路径清晰。“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工作举措有力有效。”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尚明表示,接下来,县商务局将坚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业态优化为牵引,以市场融合为驱动,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打响“渝来蜀往·大美竹乡”文旅品牌,助力全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十四五、冲刺百强县”贡献力量。
聚攻坚之力
越是波澜壮阔的征程,越需坚定有力的方向指引。大会全票表决通过《决议》,明确了文旅品牌定位与发展格局,既让干事创业的信心愈发坚定,也让推动工作的路径更加清晰扎实、切实可行,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全会绘就宏伟蓝图,提出“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筑基、科技赋能,大力发展‘轻旅游・微度假’,打响‘渝来蜀往・大美竹乡’文旅品牌”。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涵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勇担使命、乘势而上,立足大竹文旅资源优势,争创国省级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推进‘一城两线三片全域’战略;促进农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游、开发工业游、拓展研学游,举办大型赛事演艺活动,推出文旅爆款产品,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精心谋划高质量文旅项目,打造特色文旅综合体,建好‘大美竹乡’;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积极营造文旅市场新环境,为冲刺百强县注入文旅强劲动能。”
乌木镇深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集点成线、以线促面”模式推广乡村运营,建设“三美”未来乡村,做响“赶村”文化体验品牌。今年1至7月,广子“赶村”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12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50万元。“全会提出高质量建设乌木-团坝‘三美’村奢文旅示范片,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迅速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干动力。”乌木镇党委书记楚昌洪表示,将以农夯基,让田园变公园、四季有景、步步皆画;以文铸魂,持续擦亮广子村“赶村”文化;以旅活镇,强化乡村运营引流,丰富白天赏景、夜间游玩等新业态;以商兴农,加大招商力度,健全连农带农机制,推动生态村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助力群众增收共富。
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更需稳扎稳打、积极应变。大家一致表示,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主动认领任务,强化改革攻坚、探索创新,全力推动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显担当之为
全会明确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到2027年,全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数量突破3个,培育旅游精品村落10个以上,文化和旅游领域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企业达30家(户)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力争达20亿元、150亿元左右;到2030年,建成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趋健全,文旅服务设施更完善、产品供给更丰富、消费动能更充沛,文化强县与旅游强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目标已明,使命在肩,唯有实干笃行。走出会场,参会者步履铿锵,满怀奋进决心。
如何紧扣全会部署,加压奋进、实干争先?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雪梅表示,将立足大蜀道文化根脉与川东门户资源禀赋,围绕“路业相生、路景相融”主线,高标准打造国道318、国道210文旅风景线——在国道318植入荔枝古道与三国古道走廊风情,让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成为进川门户的鲜明标识;在国道210聚焦农文旅休闲风景线建设,推动产业走廊向休闲走廊蝶变升级。通过系列举措,力争让交通干线成为串联生态、文化与产业的“黄金纽带”,为大竹文旅提质增效、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大竹县润竹文旅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朱永宏则表示:“我们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切实发挥国企在文旅兴县中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打造国道318竹林温泉康养风景线,高标准建设318入川首站露营基地,做好竹湖锦江宾馆运营、竹湖温泉全面开放工作,同步规划建设滨水休闲场景、生态景观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此外,还将打造‘滋竹尝乐’区域公共品牌,大力推广‘非常6+1’特色农产品,建好用好大竹肉丁面文化交流中心,持续推进大竹肉丁面标准化生产、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
新征程上,抓落实既是要求、行动,更是制胜关键。大家一致表示,将凝心聚力、破难而进、实干争先,全力打响“渝来蜀往·大美竹乡”文旅品牌,为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曹芮铭 李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