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达川大地,工业生产一线热潮涌动。车间内机器轰鸣奏响奋进节拍,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拓市场;政府部门精准施策优服务、强保障,政企同心绘就“企业敢干、政府敢为”的生动发展图景。随着一批优质企业扎根成长,达川区正以蓬勃发展态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稳步前行,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车间“赶工忙”
海外订单超3000万元
走进四川达冠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激光切割设备正精准“裁剪”铝材,焊接工位火花四溅如星,打磨、喷涂、编藤等工序环环相扣,人工与智能设备无缝衔接,一件件兼具品质与设计感的户外家具从流水线上接连成型,即将漂洋过海发往欧洲市场。
“最近天气虽热,但欧洲的加急订单不等人。我们调整工时避开高温,早上5点半就开工,11点前完成上午作业,既保障工人健康,又能赶进度。”公司生产厂长李世刚擦着额头的汗水介绍,车间实行轮班作业,全力保障订单按期交付。
今年以来,达冠家具主动调整市场策略,瞄准对品质要求严苛的欧洲市场精准发力。6月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上,企业凭借过硬品质与独特设计脱颖而出,现场收到50万美元订单及30%预付款,更积累了一批长期合作客户。“这是我们今年直接出口的‘开门红’,目前车间赶工的欧洲订单已超3000万元,既有直接对接的海外客户,也有合作贸易公司的批量订单。”公司行政经理刘晓霞说,三季度生产计划已排满,企业正加速拓宽国际市场“朋友圈”。
服务“护航暖”
精准施策筑牢发展基石
企业闯市场的底气,源于政府部门的坚实保障。达川区聚焦“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核心目标,打出靶向服务“组合拳”,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
“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稳定供应,是企业满负荷生产的‘生命线’。”达川区经信局综合股股长冯俊淋表示,该区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机制,实时掌握企业需求,精准调度资源,确保生产不受影响。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当地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今年已促成多家银行与工业企业达成合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政务服务领域,达川区推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组建专业服务专班从项目审批到生产运营全程跟踪服务。“政府主动上门送政策、解难题,扩建车间的审批流程压缩了一半,让我们能轻装上阵谋发展。”刘晓霞对此赞不绝口。
发展“动能足”
政企协同发力打造新引擎
一系列暖企惠企举措之下,达川区工业企业活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稳步增长,新增多家规上企业,以达冠家具为代表的企业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服务、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企业迎峰度夏满负荷高效运转,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冯俊淋表示。
从车间里的忙碌身影到政府部门的精准服务,达川区正以“企业敢干、政府敢为”的协同之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书写着工业振兴的精彩篇章。(刘欢 杨丹丹 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