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车间机器轰鸣,智慧工厂拔地而起,医药健康、前沿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加速集聚……眼下的通川经开区,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近年来,通川区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平台,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聚“智”转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走进通川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园,四川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身着防护服的技术人员紧盯屏幕,精准监控各项生产指标。作为园区重点培育的生物科技企业代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长寿科技前沿领域,其自主研发的长寿人源功能菌株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应用于食品领域。目前,企业一期年产1亿条菌粉的生产线已顺利投产,年产值潜力巨大。
四川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正是通川区在医药健康产业园精准布局、孵化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成功实践。
“我们积极引进海归硕士等高端科技人才,团队不断壮大,为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四川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全玲峰介绍,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带动了地方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达州,为区域科技赋能产业升级营造了良好生态。
在通川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氢能产业的发展同样势头强劲。聚智(达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正对小型化氢能混合动力系统生产线进行最后调试。这家拥有全球领先技术、提供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正是看中了通川经开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与完善配套才选择落户。
“项目建成后,动力系统产能可达20万套、整车3万辆,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亿元。”公司副厂长熊树泉透露。
近年来,通川区充分发挥省级经开区平台优势,锚定“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公铁物流四大特色产业园,大力招引培育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企业,让园区成为创新要素汇聚、产业能级跃升的主阵地。
面向未来,通川区将紧扣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以园区为主战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产业向“新”向“智”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魏磊 敖靖杰 陈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