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是全国2025年集中推进的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之一,更是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部署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达州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供水重点环节监督检查,系统推进农村供水运行管护专项整治,实现群众从“有水用”到“用好水”的品质提升。
近段时间达州持续高温,各地供水需求激增,但对于通川区双龙镇檬双社区的居民而言,今年场镇供水不但稳定且水质明显好于往年。
“今年虽然这么热,但还没有缺过水,并且价格也稳定。”看着自家水龙头流出的清澈干净的自来水,檬双社区居民吕波高兴地说。
为改善北部场镇饮水工程设施设备老化、制水工艺陈旧、供水量不足等问题,通川区大力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前哨”作用,直奔一线、进村入户,通过现场督查、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实施、运行管护、水质保障、费用收取等情况。
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彭仁军告诉记者,市纪委监委重点围绕解决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不畅、运行不力、责任不实、违规收费牟利等4类问题,督促市水务局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监测长效机制,健全市县乡农村供水监督工作体系,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有制度管、有人管、有钱管,管得住、管得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农村供水保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按照“党委政府主导、水务部门主抓、纪委监委主推”的工作思路,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水务局成立2个专班督导组,对全市9个县(市、区)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点对点”交办,责成限期整改,并实行销号管理,既推动解决具体点位上的问题,也促进面上问题的系统整改。
“在市纪委监委监督指导下,全市水利系统以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为契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补齐农村供水设施工程短板,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及服务能力。”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覃昆表示。
在开江县新宁镇穿心店村,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正在对村民反映的生活用水难问题进行回访。上半年,村民反映成达万高铁明月山隧道施工截断了地下水,致使部分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困难。开江县纪委监委立即组建工作专班驻点该村协调解决,通过走访了解,经多方努力协调,施工方帮助村民打出8口深水井,解决了该村28户74人的生活用水。
“我们向纪委反映情况后,给我们打了一口水井。现在,我们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吃水很方便。”新宁镇穿心店村村民袁昌英告诉记者。
在万源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定期下沉走访、带信下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关于水质、水量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意见诉求,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的饮水难题。
群众的痛点,就是监督的重点。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紧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水质保障、责任落实、运行管护等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推动解决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据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杨彬介绍,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督促全市各级水务部门,紧盯饮水安全薄弱环节,聚焦用水缺口,成立专班督导,排查农村供水工程问题230条,发现问题线索28条,立案27人,党纪政务处分22人。(杨鹰 张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