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开厂时,只能在家带娃娃耍;现在有活干,计件算薪,一个月能挣2000块左右。”近日,渠县鲜渡镇少愚社区村民刘燕笑着说。她口中的“厂”,是当地用闲置房改造的“共富工坊”,如今这样的群众“家门口车间”,正让渠县的“沉睡资产”变成致富“聚宝盆”。
在少愚社区,由闲置房改建的生产场所各有特色。为广东深圳东欣电子有限公司组装电子元器件的“共富工坊”,虽只有10多名员工,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宏贝玩具生产车间则安排专车接送10多名村民上下班,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的通勤难题。“厂开在镇上太好了,方便我们照顾老人小孩,离家远还有车接送。”村民肖宁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管理模式很灵活,员工有事可早来早走,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工坊管理人员陈福军介绍,针对需要处理家务的“居家工人”,企业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让他们不受时间限制,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鲜渡镇整合600多平方米闲置房,让“共富工坊”扎根群众家门口。目前全镇已建成4家工坊,带动7个村(社区)1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超4万元。“我们瞄准电子信息、轻纺服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致富带头人牵线建立‘共富工坊’,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难题。”鲜渡镇副镇长雷玉兰说。
如今,渠县全域推进“共富工坊”建设,37个乡镇(街道)已建成近100家各类工坊,年产值超亿元,吸纳4000余人就业,走出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增富的共富之路。(唐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