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智造城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次清晰。银灰色的厂房与鲜红的原料场在光影里交织,纵横的工业管廊勾勒出硬朗线条——这幅兼具力量感与生命力的画面,正诉说着一座工业新城的文旅觉醒。这座以钢铁为骨的年轻园区,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产业沃土上绘就“钢的质感”与“文的温度”共生共舞的崭新画卷。
时空重构:40分钟圈里的文旅版图
“38分钟直达真佛山景区,42分钟抵达达州钢铁新厂区”——手机地图上跳动的数字,藏着达州东部经开区文旅破局的密码。此前,达州东部经开区全力打响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贯通快速路、打通主干路、畅通产业路、接通幸福路,凭借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将与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压缩至40分钟,让这里一跃成为都市人群“说走就走”的休闲之地。
如今,达州东部经开区计划以方大达钢为核心,串起钢铁研学的硬核之旅;以真佛山为支点,撑起孝善文化的精神之旅;以安仁乡为画布,铺展非遗与田园交织的休闲之旅。在这里,“工业旅游+”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钢花与文脉共舞、厂房与山水相映的生态重构:推进工业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加快完善方大达钢工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同时擦亮孝善文化名片,传承“安仁板凳龙”“谭氏子孙龙”“麻柳石工号子”等非遗文化,打造非遗文化旅游地标,并依托真佛山风景区、安仁柚子园、梁家坝现代农业园区等资源,推动建设“休闲旅游打卡地”,让多元旅游的拼图渐次完整。
钢铁叙事:从生产车间到文旅地标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指出,要擦亮文旅品牌,加快培育“跟着赛事游达州”“跟着美食游达州”“跟着工业游达州”等新业态、新产品。作为达州工业的“压舱石”,如何让方大达钢这座投资150亿元的现代化工厂焕发更多价值,成为达州东部经开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7月9日晚,市委全会刚结束,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就第一时间召开会议,深学细悟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提出要依托方大达钢新园区,深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内涵。
日前,理响巴渠—达州东部经开区宣讲队走进方大达钢新厂区,以“聚焦文旅融合推动达州高质量发展”为题,通过“理论+故事”的形式生动阐释“巴风賨韵・安逸达州”文旅品牌打造等重点内容,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也点燃了方大达钢干部职工的干事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工业游为抓手,加速景区创建,全力打造东部经开区工业旅游新标杆。
“传统印象里,工厂就是噪音、粉尘的代名词,但在新厂区,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18%,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厂区绿化覆盖率达35%,完全具备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方大达钢景区创建推进组负责人赵景的介绍,颠覆着人们对钢厂的固有想象。
目前,方大达钢设备材料公司已采购观光旅游车及相关设施。厂区内的党建文化园已投入使用,湿地文化公园预计10月底建成投用,游客中心正在抓紧设计施工,建成后将向游客介绍方大达钢的前世今生,展示“巴山”牌钢筋的炼制全过程。
未来,当观光车穿梭在绿树掩映的厂区,当游客近距离感受钢铁生产的火热与震撼,钢铁已不再是生硬的工业产品,而是生动的工业文明教科书。这座正在打造的工业景区,终将证明:硬核工业也能流淌诗意,生产车间亦可成为文旅地标;工业旅游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新的营收增长点,更能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重塑公众对重工业的认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文脉寻踪:从百年古刹到非遗新韵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的文化版图上,真佛山景区是一颗璀璨明珠。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历经180余年岁月沉淀,完整保留着4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核心德化寺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承载着巴蜀地区最纯粹的孝善文化基因。与之遥相呼应的巴蜀孝善文化展示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座投资1.5亿元的文化地标,集文化展示、体育比赛、健身休闲、文娱演出于一体,将通过历史文物陈列、民俗场景复原、现代科技互动等多元形式,让孝善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达州东部经开区正以“文旅+”思维激活文化富矿,计划举办真佛山孝善文化旅游节,吸引万千游客前来感受“以德化人、以善润心”的文化魅力;同时依托真佛山庙群、高观音岩摩崖造像、高拱桥等国省级文物资源,精心规划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串联起散落在各乡镇的文化珍珠,让游客在行走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以安仁乡为例,当地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先后成功举办六届安仁柚子采摘节,以安仁柚、板凳龙、长沙话“三绝”特色民俗文化为名片,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客商和纷至沓来,让大家在参与中读懂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全域共舞:铺展文旅融合的生动画卷
春有新绿映钢城,夏有浓荫伴江声,秋有金风拂稻浪,冬有晴光映寒霜——达州东部经开区的四季景致各呈其美,而未来的文旅图景更将循着这份独特禀赋徐徐铺展。这里正以全域视野擘画蓝图,既要做大做强“新厂景”工业游的硬核魅力,也要提质升级“乡情味”乡村游的柔软底蕴,在差异化发展中实现“一枝独秀”与“满园花开”的交相辉映,构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亭子镇将围绕“文化赋能、景观提质、美食引流”,结合百年老街特色,构建“四维联动”路径:深耕“淇竹家风”文化,依托明代廉吏卫承芳故里,挖掘家风内涵,建设巴蜀孝善文化展示馆,打造集廉洁教育、家风体验、赛事演艺活动承办于一体的文化地标;激活百年老街价值,通过保护性修缮、引入非遗和文创、建设“老街记忆”展馆,打造沉浸式历史体验街区;建设明月江人文生态走廊,以“高拱桥”为核心,串联老街与沿江风光,完善配套设施,形成联动旅游线;升级本土美食品牌,推动“大风羊肉”等入驻老街,举办特色活动,形成“逛老街、赏古桥、品美食、悟家风”的旅游闭环,激活发展新动能。
麻柳镇将促进深度融合,让“粮仓钢城”换新颜。紧扣“工业强基、农旅赋能、文化铸魂”主线,深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内涵,整合本地文旅资源,打造工农文旅融合示范,擦亮“川渝粮仓、秦巴钢城”名片。
福善镇将以真佛山国家4A级景区为核心,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开发孝善文化研学路线,推出生态康养特色产品。
安仁乡将强化资源整合与景区联动:梳理非遗表演团队、传承人与文化资料,建立资源库,与景区深化合作,合理安排表演与赛事;创新演艺游形式与内容,坚守非遗传统精髓,融入现代舞台与科技,打造沉浸式场景,开发互动项目让游客深度体验;加强宣传推广与品牌塑造,通过多渠道传播扩大影响,为构建“快达慢游”设施体系贡献力量。
如今,达州东部经开区正以全域思维编织多元文旅生态网络,这里必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近郊旅游的新标杆,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让文旅融合的美好愿景照进寻常日子。(魏华 陈国岳 张浩 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