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以来,达川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应急演练夯实群众防范意识、建强应急队伍、备足防汛物资,构建起全方位防汛减灾体系,全力织密防汛“安全网”。
在大堰镇,一场模拟河水上涨、居民住宅受淹的防汛应急演练正紧张进行。警报响起后,镇村干部分工协作,逐户引导居民向临时安置点转移,清点人数、发放物资,整个流程规范有序。
大堰镇卢岗村村民侯明华说:“应急演练让我们提升了对山洪灾害的认识,也让我们知道了逃生线路、逃生地点。”
大堰镇境内大小河流密布,为应对汛情,当地储备了雨衣、救生绳、发电机等64类6000多件应急物资,组建6支共200余人的应急队伍,确保拉得出、用得上。
大堰镇副镇长李松告诉记者,开展应急演练,主要是教育群众汛期要提高警惕,一旦发出预警,要及时做好转移;同时,检验应急队伍的战斗力,让他们熟悉整个应急预案流程。
在罐子镇,暴雨中镇村干部分组巡查峰顶山村水磨滩河沿线,该镇17条河流、15个山洪灾害危险区涉及1237人,通过包村包组包户压实责任,1200余件应急物资前置村组一线,16支村级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并已开展多轮昼夜演练。
“我们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基层责任人员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责任,确保灾害来临时受威胁群众财产提前搬离、人员提前撤离。”罐子镇副镇长杨双说。
据了解,近年来,达川区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预警指挥平台,154个智能终端实时监测水情;投入6亿余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修建堤防、河道治理等项目;储备应急物资3.4万余件,组建343支专(兼)职救援队伍,建立“五级转移责任体系”。面对今年4轮强降雨,该区已组织安全转移4675人。
达川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夏海乔表示,将持续深化“防胜于救”理念,想在前、备在前、抢在前,进一步加强会商研判和预警预报,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及时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安置,坚决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唐明学 李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