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吹响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冲锋号。
作为“达州之心”、首位之城,通川区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将市委擘画的宏伟蓝图,迅速转化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与惠民实绩。
乘“东风”而起
首位担当闻令而动
市委全会将文旅深度融合置于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突出位置,在指明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同时,也对通川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
这是集结号,更是动员令。7月9日晚,市委全会刚结束,通川区委常委会就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核心要义,精准对标市委赋予通川的使命任务,系统谋划“施工图”。
连日来,全区各乡镇街委、区级部门及时传达学习、悟透把准精神、对标抓好落实。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将全会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丰富宣传方式,统筹组织宣讲团队,用好线上线下平台载体,切实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全会明确,支持提档升级神剑园及达州红军战史馆,打造实景教育党课、“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支持城市中心广场、罗浮、仁和、大北街等商圈街区植入文旅元素,打造凤凰山文旅走廊,发展塔沱夜市,高质量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支持发展以川汉子食品为代表的川味食品加工游,推动灯影牛肉向特色旅游商品转型等。
市委的殷切期望和具体部署,是信任更是重托。通川干部群众澎湃着感恩奋进的激情,纷纷表示,将牢牢抓住市委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东风”,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坚定走好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路径,奋力打响“潮涌达州”系列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李村、工业旅游基地、凤凰山文旅走廊,深入推进元稹、唐甄文化研究,推出以神剑园为核心的红色、生态、城市文旅线路,探索发力文旅新质生产力,拓展绘制文旅公共服务地图,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以通川文旅的“一域之光”,为达州重振雄风、重塑荣光贡献首位力量。
——打响“潮涌达州”品牌。深度挖掘城市消费、文体演艺、非遗资源,全力擦亮元九登高、乐在通川、国宴灯影等关联标识,全面融入全市“巴风賨韵·安逸达州”文旅品牌,努力提升通川城市的影响力、美誉度。
——做优“文旅+”产业。紧扣“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提质建设中华李村,打造通川经开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北部片区建设康养旅游度假区,研究应用元稹文化、唐甄文化,大力发展体育赛事产业,努力培育更多城市经济增长点,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布局红色、生态、城市文旅线路。开发串联神剑园、蒲家五高小、梓桐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的红色线路,全力打造以“1224N”为主体的凤凰山文旅走廊,发布推出以乡村生态康养、城市休闲游购为一体的旅游环线,着力构建“轻旅漫游”的文旅空间,让达城市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诗和远方”。
——拓展文旅公共服务地图。坚持“强硬件、拼软件”两手抓,精改提升中心城区危旧房、老旧小区,让大街小巷更有文化感、烟火气。探索发力数字文博、视觉创意、云上旅游等文旅新质生产力,推动通川的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全部接入全市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智慧便捷。推动区属国企拓展文旅服务市场,参与景区开发、赛事承办、文创产品运营等,着力培育一批能创收、经营好、核心竞争力强的文旅企业。不断完善“游娱购、食住行”服务体系,奋力营造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文旅体验环境。
以“城心”为核
主城担当扛鼎发力
以主城之“心”,扛鼎文旅之“兴”。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对坐拥中心区位、汇聚丰富资源的通川而言,是责无旁贷的“必答题”与首位担当的“试金石”。
文旅交响,全域联动。
3月14日,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万亩李花如雪绽放,“潮涌达州·春满通川”花海音乐会盛大启幕。传统汉服巡游与摇滚乐队同台碰撞,花神祈福仪式与咖啡下午茶相映成趣。活动创新“花海集市+火锅宴”消费矩阵,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消费3亿元,涉脆李产业链农户户均增收1.85万元。
当“五一”长假的热浪席卷中心广场,通川以味聚人、以艺兴城,“潮涌达州·寻味通川”庆“五一”文商旅消费季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川剧变脸、露天电影吸引万人驻足;50家美食摊位汇聚全域滋味;百余桌露天火锅夜夜爆满……活动通过“白天+夜间”全时段、“舞台+市集”全场景模式,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一场持续五天的沉浸式假日消费盛宴。“五一”期间,全区消费额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20%,创假日经济新高。
商圈创新加速释放乘数效应,仁和新城线上团券引流3万人次,博诚憬田“村里音乐节”探索“公园+休闲”新模式,西外运动公园打造“体育消费圈”。政府补贴、平台支撑、企业承接三级联动,“消费500元抽奖帕萨特”活动拉动,推动家电数码消费环比增长35%,生动诠释了“主城引擎”的强劲动力。
产业为体,强基固本。
这个夏天,塔沱湿地公园成为欢乐海洋。方言小品让人捧腹大笑,露营帐篷的串灯与嬉水区的波光交相辉映,餐饮集市里烧烤的香气裹挟着火锅蒸腾的烟火直上云霄——这是“潮涌达州·盛夏通川”2025年四川省戏剧小品大赛惠民路演暨文商旅消费季活动的沸腾现场,也是通川文旅融合攻坚的缩影。
通川坚持以“文化为魂、产业为体、旅游为翼”,通过戏剧小品大赛、文商旅消费季等标杆活动,成功构建“艺术展演+场景消费+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9场,惠及群众70余万人次,带动综合收入超8.3亿元。文旅产业正加速成长为支撑主城繁荣的支柱产业、惠泽市民的民生产业、提升幸福的幸福产业。
显“诚意”惠民
幸福图景可感可及
通川推动文旅融合的每一步,都饱含着提升市民游客获得感、幸福感的满满诚意。
诚意,藏在通川居民朋友圈、短视频的赞叹里。
新年伊始,中心广场万人空巷的跨年嘉年华,以三大会场联动、四大篇章展演为架构,5小时全年龄段音乐盛典贯穿始终。钟楼万人倒计时的心跳,叠加5000张消费券、1000杯奶茶的“红包雨”,最终催化出线下20万人潮、线上千万流量、3.5亿消费的澎湃能量。
“元九登高”之夜,莲花湖畔上演大型迎春无人机灯光秀。千架无人机以天为幕,将“元九登高”的古老祈愿,拼写成“星影华章”“春满通川”“盛世繁华”“潮涌达州”的苍穹史诗,传统元素与现代光影技术,呈现极具科技感的视觉盛宴。达州市民倾城而出的盛景,至今历历在目。
诚意,藏在以文润城、文化惠民的行动中。
文化不是少数人的“高端”,而是主城居民触手可及的“共享”。通川精心培育“一大一小一街头”品牌,让文艺星火点亮每个角落。“院坝微演出”如蒲公英播撒乡野。小而精的舞台,嵌入农家房前屋后,为沉寂的村庄注入跃动的文化脉搏。“魅力通川·艺享街头”每月在大北街头奏响,让高雅艺术融入市井烟火。
“诚意”还藏在文旅兴农、助农增收的初心里。
作为“春满通川”文旅季的重头戏,金石镇油菜花海春游季自3月初启幕便持续火爆。万亩油菜花海中,限定版花田火锅一位难求。涮入火锅的时令鲜花与红油交融,搭配水田捞鱼、野菜采摘等体验,周末单日客流突破8000人次。得益于金石梯田“春赏花、夏观绿、秋庆收、冬踏雪”四季主题规划,农户家里的清明菜粑粑、野葱、鸡蛋等山货供不应求,日均销售额超万元。
……
乘着全会的强劲东风,扛起首位之城的核心担当,满载惠民利民的拳拳诚意,通川文旅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滴水穿石之功,将市委的“规划图”加速锻造成热气腾腾的“实景画”。
通川文旅乘风起,“城”心诚意展彩翼。当凤凰山文旅走廊的蓝图加速落地生根,当红色教育长廊的号角更加嘹亮激昂,当数字赋能的引擎驱动智慧旅游新篇,当“潮涌达州”的品牌响彻川渝陕——通川文旅,这艘满载东风之力、城心之责、惠民之诚的航船,正满弓发力,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壮阔的蓝海。(谭楚甲)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