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杂物不见了,花草树木更茂盛了,邻里互助的身影随处可见……如今走进开江县的各个小区,一股文明和谐的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开江县创新探索“志愿+”基层治理模式,以志愿服务为“小切口”,做活基层治理“大文章”。全县127支小区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一线,用点滴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志愿红”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底色,也让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以宣促融
厚植志愿服务“沃土”
在开江县的各个小区,一场场热闹的“业主+志愿者”共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走进状元府小区的美化活动现场,业主和志愿者们一起拿起工具,清理楼道杂物、修剪花草树木、粉刷墙面。原本单调的小区环境在众人的努力下焕然一新。这样的活动全县已开展20场,越来越多的居民知道了志愿服务,也愿意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开江县还通过评优激励来增强示范效应。“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2024年更是表彰了25名优秀个人和10个先进集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宣讲活动一场接一场。一位退休老教师在宣讲中分享自己多年志愿服务的经历,台下的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榜样的力量带动着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为文明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能汇力
筑牢志愿服务“根基”
开江县精准摸排居民特长,组建起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在淙城街道,一支由退休医生组成的医疗志愿服务队格外受欢迎。大家在退休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定期在小区为居民义诊,量血压、测血糖、解答健康问题,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除了医疗服务队,还有应急服务、邻里互助、扶老携幼等6支专业队伍。
同时,开江县盘活闲置用房,打造“志愿服务驿站”。驿站里的共享工具角摆放着梯子、扳手等工具,居民可以随时借用;议事厅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商量小区里的大事小情。联动社工、社会组织开设的“服务小店”,提供缝补衣物、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开江县还联合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开展义诊、义剪等活动300余场,把优质资源送到群众身边。
革故鼎新
激活志愿治理“动能”
开江县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整合13支县级志愿队伍资源,制定详细的服务和治理清单,各部门之间加强动态联络,形成治理合力。在各个小区,功能型党支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员楼栋长每天都会在楼栋里转转,收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反馈给社区党组织。目前,开江县成立了36个小区功能型党支部,选配85名党员楼栋长,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四级治理体系。
“时间银行”积分制更是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就能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理发服务等。居民黄园园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累积了不少积分,兑换了一袋大米,她开心地说:“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别人,还能得到实惠,以后我更要积极参加!”如今,居民累计兑换积分达1.2万分。
截至目前,开江县共组建小区志愿服务队127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0余件,居民满意度高达98.5%。“志愿+”模式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开江县的每个小区,让基层治理更有活力,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