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5月,达州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4.7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排名全市第2;1-5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同比增长8.6%,排名全市第1。这得益于其深入开展的“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该行动以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为核心,组织干部进工地、入厂房、下车间精准服务企业,聚焦解决企业重点、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满意度,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精准滴灌:靶向施策解企忧
在达州高新区的众多企业中,四川金恒液压有限公司无疑是一个生动的案例。走进金恒液压高端液压部件车间,全自动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精准抓取液压阀体,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达州高新区的精准帮扶下,不仅通过“园保贷”获得了500万元融资,其数字化改造项目还同步斩获了国家、省、市三级奖补资金300余万元。
“政府补贴覆盖了我们设备升级成本的20%,而自动化改造使产品不良率从1%降至0.6%,年节约质检成本超30万元。”金恒液压行政部部长褚晨西感慨地说,“这样的支持,让我们在技术升级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这一成效的取得,得益于达州高新区创新建立的“一企一档”管理制度。自开展“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以来,达州高新区组建了多支专业化“助企小分队”,通过深度走访,为重点企业建立了涵盖融资、技改、用工等多类数据的电子信息档案。这些档案如同企业的“健康卡”,为政府提供了精准施策的依据。
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助理赵强说,很感谢助企干部的支持和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助,除5G+工业互联网升级项目外,在新建项目的推进、园区道路的拓宽等方面都给予了公司很多支持。
针对瓮福达州化工在5G+工业互联网升级项目中面临的技术瓶颈,服务专班立即协调三大运营商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智改数转”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成功实施升级项目,使企业关键工序自动化率提高到95%以上。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工业发展科科长何虎介绍道:“‘一企一档’模式极大提升了企业服务的靶向性和有效性,能够直击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24个部门(单位)累计走访联系企业超千人次,为辖区103家企业建立“一企一册”助企工作档案,累计收到企业反馈有效问题201条,已解决192条,办结率96%。这一系列精准滴灌的措施,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
精准护航:项目推进提速度
在达州公路物流港信息中心机房,驻企专员柏欢歌正密切关注设施设备提升改造项目的进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挤压,达州公路物流港决定通过提升改造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联动。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一大难题。
“我们公路物流港设施设备提升改造项目是必然的,只有通过提升改造才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多式联运。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非常感谢驻企专员帮我们协调解决。”达州公路物流港副经理李贤辉坦言。
柏欢歌了解到该情况后,多方奔走,协助企业解决资金难、信息技术对接指导等难题。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的光伏安装工程1期,信息化建设部分也已经完成80%。
除了达州公路物流港,达州高新区还通过精准护航,助力多个重点项目加速跑。例如,在达州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成氨装置节能降碳改造项目中,驻企专员积极协调土地、环保等部门,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精准护航的措施,不仅解决了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金融活水:融资困局巧化解
通过深入调研,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企业普遍反映且极为突出的发展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区财政局迅速行动,根据《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关于印发〈园区中小微企业“贷款一件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并结合达州高新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印发<达州高新区企业“贷款一件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该方案通过常态化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建立企业需求“白名单”,有效促进了银企之间的精准对接。这一举措不仅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渠道,也极大地提高了融资效率。
数据显示,在方案实施后,2025年二季度银行对达州高新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8家,预计投放金额高达6.21亿元;已完成放贷11家,累计放贷金额达到9251万元。
除了建立银企对接机制,达州高新区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了“专精特新贷”“应急转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支持。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不仅满足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达州高新区的孵化园内,四川吉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个受益于这些金融政策和服务的典型案例。该公司是一家以核心技术为驱动的科技型公司,主要围绕激光三维成像核心传感器研发、生产和行业应用相关技术开展业务。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该公司负责人黄陆君深有感触:“我们享受多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2025年上半年已享受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系列税收优惠减免78万元左右。这些税费优惠政策帮助我们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用心用情:用工难题速纾解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达州高新区举办招聘会,搭建企业与求职者沟通桥梁。6月27日晚,“智汇天府・职引未来”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夜市招聘会在中心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参与。
达州高新区人社分局(就保中心)副主管温彬彬介绍:“今年上半年我们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场,汇聚企业230余家,提供岗位1.4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次。同时,还在辖区新增认定就业见习基地4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3个,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提升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能力。”
除了举办招聘会,达州高新区还通过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人才支持。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在高新区的帮助下,我们成功申报就业见习基地,并与达州华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设了大数据专业课程,让学校为我们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这也为我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告诉记者。
达州高新区通过开展“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以“精准滴灌”优化服务机制,以“精准护航”加速项目落地,以“金融活水”摆脱融资困境,以“用心用情”保障人才供给,全方位、多维度赋能企业。通过干部下沉一线,将政策和服务精准送达,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显著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达州高新区乃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副主管廖洋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全面的服务,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