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川区广袤的乡村大地,有这样一群妇女:她们是田间地头的技术能手,是乡风文明的传播使者,是困境妇儿的暖心家人……近年来,达川区妇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团结带领全区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别样芳华,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巾帼答卷”。
思想领航
凝聚乡村振兴“她共识”
打竹板,响连天,姐妹们些听我言∥今儿不摆龙门阵,专把姐妹风采表一番……
5月16日,恰逢达川区百节镇的赶场天,在百节镇廉政文化广场,“杏花宣传队”以快板的形式,用乡音土话宣讲巾帼风采,引来大量群众围观,并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近年来,达川区妇联深化巾帼大宣讲活动,创新构建“1+N”宣讲体系,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选取12人组成“杏花宣传队”,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表演《竹板声声赞巾帼》,并积极发动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妇联干部等群体,深入乡村进行宣讲,构建起多元宣传格局。同时突出典型示范引领,评选助力乡村振兴的“十佳星女性”“最美女工匠”等87名,用身边榜样激发内生动力。
“还是党的政策好,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妇女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我也准备学个技术,找个工作养活自己。”达川区石桥镇留守妇女张大姐的转变,正是思想破冰的生动缩影。
产业赋能
激活共同富裕“她引擎”
“我之前在广东打工,眼瞅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想回老家找个事情做,恰好村上通知说区妇联组织了个活动,有很多优秀的创业姐妹会参加,我也就报了个名。”近日,达川区妇联“春耕‘她’当家·农机促振兴”座谈会在达川区石梯镇秀明家庭农场举行。来自达川区景市镇的周大姐率先发言:“今天看了丘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以及秀明家庭农场,还听了各位姐妹分享创业经历,很激动,我也初步有了创业方向。作为创业路上的‘新毛头’,以后还希望各位姐妹帮我。”
达川区妇联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实施了巾帼“三部曲”。依托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芬芳家庭农场等基地,开设农机实操、种植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等培训10余期,覆盖妇女2600余人次,辐射带动1100余人增收致富。后续还将大力实施“女农人培育计划”,联动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力量,深入东西南三大片区乡镇,围绕电商直播、丘区农机、种植养殖技术等开展培训。积极打造“美丽庭院+”模式,推动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乌梅山庄等2个庭院成功纳入天府美丽庭院“她地图”。建立“巾帼共富工坊”3个,开发玩具组装、农产品加工等灵活就业项目,带动2500余户家庭年均增收2.1万余元。
文明润心
绘就乡风文明“她画卷”
5月20日,达川区家促会深入达川区罐子镇,针对50余名家长就家庭教育工作进行宣讲,就良好家风对孩子的影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做、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怎么教孩子等方面,通过案例给家长进行讲解。在互动环节,家长积极踊跃发问,老师详细解答。
近年来,达川区妇联以家风建设为抓手,累计开展“家教入万户·温情伴成长”家风家教巡讲30余场、家庭教育指导“五进”活动16场,为特殊困难妇女儿童提供个案服务9次。结合“宜美融治·共享方舟”活动,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等系列活动60余场次,不断提升妇女群众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指导乡村基层妇联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以院坝会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讲,以“小家庭”美化“大乡风”。
“今年4月,我们成立了博爱同行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后续我们还要组织到农村开展流动维权,更好地保障农村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达川区妇联副主席郭家燕说。
暖心护航
织密妇儿关爱“她网络”
在达川区石梯镇水塘村小学里,二年级的小瑾怡每天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走进教室。谁能想到,这个眼神明亮的小女孩,父亲早已离世,母亲失联,一直由年迈的爷爷奶奶艰难抚养。而她如今脸上的笑容,离不开一位特殊“妈妈”的关爱——达川区皓顺养殖场老板郑启容。
“郑妈妈”的故事是达川区众多“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达川区现有近400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了100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不仅温暖了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灵,更为他们成长点亮了希望之光。
在妇联织密妇儿关爱“她网络”的道路上,一串串数据传递的是妇联工作的深度和温度。
——健康守护。联合达川区卫健局推进“两癌”筛查、救助工作,为8000余名农村妇女提供免费筛查,争取“两癌”救助30人23.5万元,为20名患病妇女赔付77万余元。
——暖心关爱。积极争取达川区委支持,实施贫困母亲救助项目,救助农村贫困妇女386名,救助金额14.8万余元。开展“点亮希望·护苗行动”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慰问物资及现金13.5万余元。
——教育帮扶。组织开展“久久公益日”募捐,筹集“春蕾计划”助学善款15.8万余元,达川区妇联获得四川省妇联系统公益慈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每个妇女都是乡村振兴的‘种子’,我们要让每一粒种子都绽放绚丽之花。”正如达川区妇联副主席李小红所言,从“相夫教子”到“振兴乡村”,从“默默无闻”到“大显身手”,从“围着灶台转”到“围着产业干”,达川妇女正以昂扬的姿态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何双将 李小红 陈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