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田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日前,我市25万余亩小麦迎来集中收割期,各地依托“机械换人”战略开启夏收攻坚战。数据显示,全市小麦机械化收割率超90%,较传统人工收割每亩节约成本200元以上。
在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小麦千亩示范片里,只见收割机来回穿梭,发出阵阵轰隆声,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麦粒倾泻而下。
该县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森林告诉记者,该合作社今年种植了100亩小麦,从成熟收获期开始,每天组织两台收割机进行收割,一亩地一台收割机花10分钟就能收割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收割效率,预计今年小麦总产量可达8万斤。
与传统人工收割小麦相比,机械收割高效快捷省时省力,每亩节约人工成本200元以上。该县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托“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高水平建设1个小麦千亩示范片、2个小麦百亩攻关方,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上双向发力,持续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种植,不断强化技术跟踪服务指导,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坚强保障。今年全县种植小麦3.28万亩,预计总产量近860万公斤。
“我们推广应用高产良种、适期早播、疏株密植、配方施肥、综防病虫、适期收获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在耕、防、收等关键环节开展了机耕、机防、机收,切实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涛说。
小麦迎来收获季,示范片测产验收陆续展开。在位于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的现代农业园区,农技专家对稻麦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
“这次小麦测产净度99%,水分19.8%,折算亩产435.12公斤。实践证明,稻麦轮作比单一水稻种植每亩增收150元左右。”麻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亮说。
稻麦轮作是我市主要小麦种植模式,今年,市农科院在宣汉县北斗基地、开江县普安镇、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建立3块试验田,开展稻麦轮作高产高效栽培应用试验示范,集成选用良种、药剂拌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高产栽培技术,形成科学合理的稻麦轮作增产措施,探索符合我市生产条件的稻麦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我们锚定粮食安全目标,在小麦生产上着力从‘扩面积、提单产’双向突破。2025年,全市盘活冬闲田扩种小麦2.4万亩,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技术,打造千亩高产片16个、百亩攻关片5个、‘吨粮田’示范片3万亩,带动全市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今年气候整体有利于小麦生长,病虫害少,小麦灌浆充分,预计今年全市小麦单产提高超5公斤。”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唐艳萍说。(田蓉 姚兰 潘莉莉 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