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大早,住在南城寰宇华府的张大爷便背着装备来到达川区汉兴公园,打开音乐,舞起太极剑。这是72岁的张大爷每天早晨的“必修课”。“空气好、环境好,离家又近,是一个锻炼的好场所。”除去下雨天,张大爷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一大早来到汉兴公园锻炼。而在公园的另一个角落,69岁的郝大妈也带着她的团队排练起了扇子舞。一曲舞罢,郝大妈号召大家在一株三角梅前拍起了合影。“现在南外建设得好,公园多,又漂亮,我们有时候在汉兴公园排练,有时候也去音乐公园。”收起自拍杆后,郝大妈对记者说。
近年来,达川区紧扣“宜美达川・五彩南城”建设目标,以多功能主题公园建设为主,打造多个城市天然氧吧;在城市主干道实施“一街一景”景观工程,建设多条生态廊道;有效利用街巷转角空间,建设若干口袋公园,构筑市民休闲宜居城市家园,让南城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达川区落实全域公园战略规划,投资5.5亿元,建成音乐公园、岛尖公园、汉兴公园、临江公园、鹰嘴岩公园、滨水公园、南府公园、杨柳公园8大主题公园,总占地超1162亩,全面构建“15分钟生态生活圈”。
春夏之际,繁花盛放。记者一踏进位于达川区汉兴大道与盛达路交叉口的汉兴公园,就走进了花的世界。刚进公园大门,姹紫嫣红的大片月季便跃入眼帘,红的热情、粉的静谧、白的肃穆,一朵挨着一朵,一树挤着一树,在葱茏的绿叶间开出偌大的花朵,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再向里走去,便是三角梅的领地。一树树、一簇簇乌红的三角梅四散开来,树状似伞、藤状如瀑;花坛中、草坪里,黄色的小朵野菊花肆意开放,一高一低、一红一黄,相映成趣。蜜蜂在花朵间静静地采蜜,忽而振翅飞起,碰掉一簇花絮。汉兴公园还依托青年公园主题,打造了青年打卡点、青年婚恋墙、艺术涂鸦台阶、青年人才互动空间站等。设计师还巧借地形和气候,让公园内三角梅、萼距花、桂花等花卉植被在不同时节次第开放,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自然、人文风光交相辉映。一条曲径通幽的红蓝游步道、一道绚烂张扬的涂鸦台阶、一片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林,无不彰显着青春的自信与活力。
如果说汉兴公园以繁花与青年主题彰显着青春活力,那么达川区音乐公园则是一个集文化、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同时是达川城区一个不折不扣的天然氧吧,占地450亩,是达川城区最大的山体公园。整个公园依山而建,山腰坐落着一座典雅的钢琴博物馆。该馆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大型钢琴艺术类博物馆,也是目前全球占地面积最大、品质最高、种类最齐全的钢琴博物馆,收藏了产自18世纪至20世纪时期全世界各国的名贵古董乐器300余件,其中不乏数百年历史的名贵古董钢琴,最高价值超千万元。游览其中,聆听曼妙的钢琴曲,闻着檀木幽香,仿佛徜徉于钢琴的历史海洋。钢琴博物馆旁边有一人工湖,湖边假山嶙峋、垂柳依依。整个公园植被资源丰富,有香樟树、黄葛树、塔柏、小叶榕等96种植物,高大乔木与小型灌木有机分布,疏密有致。2600米环山路、3000米游步道在园中蜿蜒盘旋。公园里建有1个足球场、2个网球场、3个羽毛球场、8个篮球场、12个乒乓球台。一座空中廊桥蔚为壮观,站在廊桥上,视野极佳,可远眺达川区雷音铺。每年3月,后山的梅花、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前来赏花的市民络绎不绝。
“四纵三横”生态廊道
织就天然“锦缎”
近段时间,驾车行驶在达川区主干道的司机会发现,绿化隔离带中,红色的鲜花开得正艳,一排排隔离带就是一条条风景带,而且每条路的花又有所不同,行车穿梭而过,感受一路繁花,赏心悦目。
在城市道路景观打造上,达川区实施“一街一景”定制化景观工程,用灌木、花卉、观赏草植相组合,打造“四纵三横”生态廊道,一年300多天百花绽放,呈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汉兴大道连接达川老城区与杨柳商贸园,沿途经过南城升华商圈,人流车流量较大。眼下,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中,绿色的灌木与红色的鲜花交织成一条天然的“锦缎”,一小朵一小朵的蔷薇连成一大片,花面粉红,花背微白,一簇簇压弯了枝头。落下的花瓣在地面铺成了一条花径,车辆疾驰而过,蔷薇藤随风摆动,落花沿路飞舞,美不胜收。
火烽山下,绥定大道二段至堰坝的2公里路段,红千层与三角梅高低错落;三号干道上,白色、红色、香槟色的1800株月季肆意绽放,与音乐公园的绿树葱茏相得益彰;南国大道以树状月季和藤状蔷薇交织成景;秦巴大道则以多色紫薇为主要花卉进行打造;文兴街打造成一条银杏大道,夏天遮阴、秋天赏景,每到深秋,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据了解,达川区在城市主干道“一街一景”打造上,共种植树状月季2000株、藤状紫薇5万株、树(球)状三角梅5000株、红千层100株等,每年40万盆时令花卉如同流动的调色板,为城市道路泼洒出缤纷色彩。红千层与蔷薇交织的立体花境更是凭借独特的设计和优美的景观,获评省级园林示范工程,成为城市道路上的亮丽名片。
八组口袋公园
打造小区“会客厅”
位于秦巴大道与达川大道交叉处的华川苑旁边,原是一块2000余平方米的转角闲置地。2022年,达川区投资300万元将此处改造成一处“口袋公园”,新建了花台,栽种了10余株香樟树、桂花树,以及满天星等花卉植物,并安装了路灯,为附近居民增添了一个就近休闲的场地。
达川区秉持“寸土寸绿”的理念,通过“空转绿”“见缝插绿”等举措,精心打造了8组口袋公园矩阵,占地面积超5000平方米,满足不同人群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等日常需求,真正实现“推窗可见绿,出门即进园”,让城市的“边角料”蜕变为市民家门口的“绿色会客厅”。
在达川区雷山大道街头,一块绿地格外显眼。此处原为一块闲置空地,面积约5亩。为最大程度向市民提供休闲场所,达川区因地制宜,对“城市边角”加以利用,将此处打造成一个街头小游园。
达川区科学编制《达川区口袋公园建设专项规划(2025-2035)》,创新建立“市民规划师”制度,在选址布局、功能分区、景观设计等环节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确保建设项目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据了解,达川区还将统筹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空间,再建设22个口袋公园,构建“30米见绿、50米见园”的公园服务体系,形成均衡分布、功能互补的立体化绿地格局。
778公顷绿地
构筑宜居家园
近年来,达川区完成临江公园高边坡和龙郡外滩广场排危治理以及杨柳体育公园加装栏杆、栈道排危加固等,共投资超1500万元,年度投资100万元用于公园、广场设施维护维修。年投入30吨有机肥改良土壤。通过“市民园艺课堂”“树木认养计划”等活动,年均吸引2.4万人次参与绿化共建,形成“全民护绿”的良好生态。
近十年来,达川区公园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而优,园林打造从粗放型栽种到精细化设计与管护,达川区通过口袋公园改造、“一街一景”打造以及主题公园建设,以“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城市园林打造,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绿地率38.9%,绿地总面积突破778公顷大关,绿化覆盖率41.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08平方米。未来,达川区将紧扣“五彩南城”园林建设目标,以绿化、美化、彩化和“四纵三横”景观带打造为实施点,以“点线面”三维立体生态景观矩阵为发力点,强化项目、科技、人才三大支撑,突出管护提质、修剪靓形、鲜花出彩三项重点,持续构筑市民休闲宜居城市家园。(何双将 符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