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林长制办公室为规范、强化全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保障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需要,推进涉林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出台了《达州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红黄绿”码奖惩激励办法(试行)》,从2025年4月10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精准赋码。根据各地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地等监管情况,市林长制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市直园区实行森林资源“红黄绿”三色赋码。每半年通报赋码情况、问题整改情况、验收销号情况。
红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决策部署、工作要求不力;未依法履职或行政区域内涉林草违法问题突出,导致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或威胁;因工作不力导致森林资源被破坏引发群体性事件,受到国家、省级有关部门通报、问责,或引发严重舆情造成不良影响;被国家、省林草局、挂牌或公开督办、约谈整改;被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或列为典型问题;每半年项目未批先占、未批先采情形高于林地许可总量20%;发生其他严重破坏森林案件;赋黄码3次以上。
黄码:未按期完成林草执法图斑县级自查或违法案件未按要求查处到位、追责到位;未按要求完成林草湿地综合监测、森林资源普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工作;被国家、省林草局内部督办、提醒、通报;国家林草执法当期违法面积或违法蓄积排名全省前30位的;每半年项目未批先占、未批先采情形占林地许可总量10%至20%;项目征占用林地申请资料审核严重不合格。
绿码:对不存在上述赋予红码、黄码的问题、情形的县(市、区)、市直园区,项目未批先占、未批先采情形低于全年林地许可总量10%,按要求完成森林资源管理各项重点工作的,当年底赋绿码。
办法明确,用好成果,推动依法用林、依法治林。对赋绿码的县(市、区)、市直园区,给予在涉林考核中按最优等次推荐、在涉林项目和资金分配方面予以倾斜、在项目建设中全额保障林地定额和采伐限额以及优先办理林地审批、项目可研评审、储备林方案审查事项等激励措施;根据赋黄码次数,采取在每年度涉林考核时扣减不同分值或发送提醒函、工作通报或整改通知、约谈相关负责同志等措施;根据赋红码次数,采取专项督查、调减林地定额、在项目和资金分配方面予以调控、提请进行约谈、将问题线索提交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惩戒。(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