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采取分层分类方式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迈进,积极引领企业培育成长、创新突破、能级跃升,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全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
梯度培育为企业增动能
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一个地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未来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空间。
“小企业”要干出“大名堂”,离不开优质“土壤”。一直以来,达州高新区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依据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分层分类培育库,引导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充分激活企业创新动力源。
“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工业发展科朱斌说。
据了解,从企业初创阶段,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就开始介入关注,依据企业科创实力、发展潜力、经营状态等因素,选出一批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企业,将其纳入培育名单。
四川中皓镁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达州高新区2023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主要围绕玄武岩纤维研发生产新型无机复合防火产品,产品多运用于建筑装饰、消防通风、公共交通、铁路隧道等领域。
企业入驻投产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优质的产品质量,迅速在业界崭露头角,拥有新型实用专利8项、发明授权2项、发明公布1项。2023年底,该企业被纳入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
对入库企业,达州高新区将进行重点培育、跟踪培育。“我们将全方位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层面的运作状况、技术研发环节的投入与成果、发展规划方面的战略布局等实际情况。同时,开展针对性引导,助力企业把握申报契机,提升申报成功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朱斌说。
“在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一直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四川中皓镁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体凯说。
好消息传来。2024年,四川中皓镁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并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部门现在正指导我们填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张体凯说。
纾困解难为企业除束缚
企业发展壮大,“成长烦恼”或多或少。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达州高新区通过主动问需纾困、优化服务举措、快速精准落实,为专精特新企业减负降成本、赋能添动力、蓄势谋新篇。
四川金恒液压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液压元件、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现代科技型企业。产品主要配套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车集团、中船集团、三一重工等企业。目前,已拥有专利45项,发明专利2项,并持续与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024年该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作为传统制造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加快‘智改数转’的步伐。”四川金恒液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褚晨西表示,虽然转型升级对降成本提质效很有帮助,但需要的资金量却很大。靠自身筹集资金,推动企业更进一步真的很难。
资金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得知企业需求,达州高新区围绕“金融服务”主线从融资渠道入手,以银企对接会、银行政策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让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加强沟通,打破融资信息壁垒,用专属金融产品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部门积极与银行对接,主动帮我们申请放款快、利息低的‘园保贷’和‘税金贷’,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褚晨西说。
“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我们还提供点对点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朱斌说,达州高新区通过金融服务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额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的同时,还从各种渠道出发,全力为企业减税降费,确保不同体量的企业均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除政策扶持外,达州高新区聚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多方协力支持让企业发展“底气”更足了。“我们已开启了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及高铁、船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高端制造配件产品研发和生产,巩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据褚晨西介绍,企业已开始着手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化指导为企业添活力
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还要提升一批。为持续扩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达州高新区还在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政策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厚植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沃土。
位于达州高新区的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型工业领域的优秀代表,这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清超薄LED背光源(市场占有率11%)、TFT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10%)及相关智能生产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成为华为、联想、小米、亚马逊、大众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LED背光源供应商。
为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光电产业链,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还不断加大自主研发能力,目前已获得新型实用专利77项、发明专利3项、高价值发明专利3项,涵盖自动化生产系统、检测系统、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
据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杉杉介绍,专利产业化能有效促进企业加速成长。目前,公司还有9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据悉,该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细分市场占有率较高,同时又掌握了一些产业基础核心技术,具备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条件,因此今年将其纳入培育库。
为了避免在申报中走弯路,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积极组织召开培训会,邀请企业认定领域相关专家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认定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就企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宣讲,帮助企业了解并掌握相关政策和申报要点。
不仅如此,达州高新区还为企业提供“手把手”服务,用足用好各级助企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各项申报工作,充分挖掘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小企业也有大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之路在不断延伸。“我们将加快形成‘雁阵式’发展格局,力争2025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