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油菜花花期进入尾声,持续半个多月的“賨都踏金浪·花海逐春光”渠县最美油菜花季促消费系列活动也落下了帷幕。从金黄的油菜花到雪白的李花,从嫣红的桃花到粉白相间的梅花,各色春花依时序次第绽放。渠县各赏花胜地创新推出的“赏花+美食”“赏花+赛事”“赏花+音乐”等融合业态,持续掀起春季旅游热潮。
以花为媒,发展“赏花经济”的做法并不鲜见,但油菜花花期仅有半个月,渠县如何破解“花开客来、花谢人散”的困局?
赏花玩出新“花”样
赏花踏青游是春季旅游“C位”,但渠县的“赏花经济”却并非简单地看花拍照。
今年,渠县立足318国道沿线万亩油菜花海资源优势,以“1个核心主场引领、5个特色示范点协同”的赏花格局,策划为期近1个月的赏花活动,联动线上线下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体验,给游客带来最舒适的春游体验。
3月7日,2025年渠县最美油菜花季促消费系列活动在太阳村拉开帷幕。活动当天,上万名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份春日里的花开盛景。活动以春色烂漫的千亩油菜花海为天然舞台背景,融合音乐、非遗、美食、运动等元素带来沉浸式文旅体验,游客可以跑花海迷你马拉松、赏花田旗袍秀、逛花田集市、看文艺演出。
在渠县中滩镇花园村,2300余亩油菜花肆意绽放,在油菜花田的环绕中,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围炉煮茶,享受着美食与美景交融的独特体验。花田火锅、花田柴火鸡等“赏花+美食”的融合业态,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舌尖上的春天”,备受追捧。
为丰富游客体验,渠县打造了“花海骑行、观光赏游、宿集栖景”3大场景,精心策划花海迷你马拉松、民俗表演、花海采风、“户外318”花海氛围打卡等4大类20项系列活动,游客可解锁一系列的新玩法、新场景。
今年,新市镇依托硕源农业300亩桃花、3500亩李花花期资源举办第十届桃花节,结合非遗歌舞、汉服走秀、桃林寻宝、千人坝坝宴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赏花游玩,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6万人次。
“赏花经济”催生消费活力
油菜花季期间,每逢周末,太阳村的花海集市内好不热闹。特色产品区不仅有渠县黄花、呷酒、泥笆蛋等特色农产品,还有土鸡蛋、腊肉、苕粉等农家土货;特色美食区内的三汇锅盔、水八块、卢板鸭、心肺汤圆等,深受游客欢迎;渠县工业园区生产的遮阳伞、遮阳帽、户外休闲椅等户外休闲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渠县花礼”文创盲盒融入非遗竹编、汉阙纹样等文化元素,开发出年轻化的消费爆款,让游客们爱不释手。
“此次活动,我们邀请了不少商家参与,在花海集市进行直播带货,全力推介‘渠县特色’之精品。还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销售代表在花田里直播,推销产品。现场推广‘渠县造·工厂购’小程序,进一步拓宽‘渠县造·工厂购’小程序的销售网络,增强渠县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渠县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正文说。
当渠县的油菜花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踏青观景时,当地的村民、商户也享受到了“赏花经济”带来的红利。
今年,花园村招引商家在油菜花地里开设花田火锅、围炉煮茶,还以闲置用房入股柴火鸡,预计“赏花经济”可为花园村集体经济带来6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村集体先行示范,希望带动更多村民利用地域优势和油菜花期优势,改造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增收致富。”渠县中滩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郭小松说。
“大家先吃菜,米饭卖完了,正在蒸。”3月下旬,渠县新市镇桃花山农家乐老板陈林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趁着桃花盛开,陈林租下桃花山上的空地办起了坝坝宴。“3月18日,桃花节开幕,我们就接了26桌坝坝宴。桃花节期间,平均每天有1.5万元的毛收入。”陈林说。
2024年,太阳村村集体利用村小闲置资产开办坝坝宴,渠县书涵种植家庭农场的韩明建看到了商机,今年早早地租下了村小,油菜花开时可办坝坝宴,农闲时可堆放农机器械。“仅3月7日一天就接了100余桌,油菜花期的时候大概办了300余桌,纯利润6万余元。”韩明建说。
重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春潮涌动的不仅是乡野,从渠江边的城坝遗址,到賨人谷的森林秘境,春日旅游的星火正在宕渠大地燎原。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渠县如何趁势推广全域旅游品牌和线路,让赏花“流量”变文旅“留量”?
渠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中国汉阙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文学之乡”七张全国名片。当地擦亮“阙里賨都·福美渠县”文旅品牌,推动文物、文艺、文化、非遗、体育赛事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更具宕渠特色的假日消费活动,促进文旅流量变经济增量。
4月15日,农历三月十八,上千名群众和游客聚集在渠县三汇镇,观赏三汇彩亭展示。在欢快的锣声中,车车灯、花花船、抬总爷、民间耍锣和踩高跷等数种民间文艺表演依次上场表演,群众队伍跟随演出队伍缓缓前行,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渠县用足用活各类文旅资源,还将策划举办端午龙舟赛、夏季漂流节、马拉松等文旅活动,重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渠县也是“巴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巴风賨韵”交相辉映,七张“全国名片”熠熠生辉。渠县提出建设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全力以赴推动巴賨文化传承创新,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文化”产业新形态,释放产业新动能。
走进展陈提升后的渠县中国汉阙博物馆,汉阙的展示结合了实物展陈和多媒体、数字技术,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年轻的数字技术牵手,让文化穿越古今,真正“可视、可觉、可触”。在渠县文峰山,国学经典诵读、三汇川剧表演、文化讲坛、工艺美术体验……常态化开展的活动提升游客对文化的可知可感;华灯初上,賨人里人头攒动,穿过古賨文化和渠县传统民俗文化的街区,感受千年前汉朝街区的繁华余响;夜游两江四岸生态走廊,灯火璀璨、辉映星辰,渠县地方民俗文化和历史人文故事置布其中。
渠县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改革,整合各类资源,把无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体验,将现代科技、时尚艺术、特色饮食、假期经济融合,加快建设渠县两江四岸夜间经济沉浸式文旅综合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城坝考古遗址国家公园、火电厂工业遗址。同时,打造“文化寻根之旅、幸福和美之旅、新潮活力之旅、宕渠美食之旅”四条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能充分感受到“阙里賨都·福美渠县”的独有韵味。(严衡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