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量化”核心目标
1学校食堂“三防”设施配备率100%;
2陪餐制度落实率100%;
3从业人员培训率100%;
4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覆盖率100%;
5师生家长投诉办结率100%;
6责任督学每月进校开展“校园餐”专项督导覆盖率100%;
7“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
8县域及以上教育、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率提升至95%;
9全市中小学校食堂内部审计覆盖率30%。
四大推进举措
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继2024年“校园餐”集中整治后,我市今年将持续深化“校园餐”专项治理攻坚突破,明确了2025年全市教育系统明确“九大量化”核心目标,涵盖硬件配备、监督机制和数字化监管全流程。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专项整治既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各项硬指标全面达标,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智能化、社会共治等手段,推动校园餐饮管理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也将充分考虑师生实际需求,让政策实施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压实责任链条
●强化属地管理,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纳入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重大事件挂牌督办;
●强化部门协同,教育部门建立“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强化跨部门线索移送;
●夯实学校责任,落实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责任和校长“三个一”要求,确保师生诉求即时响应。
全流程严控风险
●紧盯食品添加剂使用、餐饮具清洗消毒、病媒体生物防制等关键环节,市教育局开展不定期抽查;
●升级智慧监管,推动食堂智能化平台建设,集成后厨抓拍、证照公示、异常预警功能,实现与市场监管系统数据互通率95%以上;
●加强供应商管理,从采购到留样全程责任制,确保食材质量与存储安全。
多维监督强化执纪
●联合市场监管、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不定期的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强化联合执法和线索移送,对重大案件“一案双查”;
●教育部门要落实责任督学每月进校摸排制度,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指标动态清零作为重点工作;
●制定内部审计规划,实现三年一轮全覆盖;
●全面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保障家长参与招标采购、营养配餐、供货验货等重大事项的监督权;
●推动建立校园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机制,全面推行“码上举报”,鼓励内部人员实名举报。
强化要素保障
●加大食堂建设改造投入,提高餐具消毒设备配备率,2025年完成智能化管理平台县域全覆盖;
●规范经费使用,建立伙食费专户管理和负面清单制度,严禁挪用营养膳食补助资金;
●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指引》等文件,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组织全员进行专题培训,培育“懂管理、精业务”的校园餐饮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