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渠县召开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渠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回首2024年,在广袤的宕渠大地上,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声”入人心;一场场惠民的文化演出直达基层,让公众乐享发展成果;一篇篇唱响实干旋律的新闻报道,升腾起昂扬的精神风貌。
渠县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文化的涵养以及文明的支撑。2024年,渠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化理论的研究阐释,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出新彩。
点亮思想明灯
引领奋进方向
2024年,渠县共组织9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次县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1700余次,学习内容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学习方法既注重系统把握,又细分专题深入领会,为深思细悟笃行打下良好基础。
深化研究阐释工作,是理论武装头脑的前提和基础。过去一年,渠县精心谋划2024年十大研究课题,投送理论阐释文章32篇,申报课题项目26项,14项课题入围多个市级社科理论专项课题立项名单。
宣讲是理论通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把鲜活的思想讲得更鲜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这是摆在新时代思政工作者面前的“必答题”。
“以赶考的姿态,努力拼搏,砥砺奋进,推动治蜀兴川台阶提升……”八旬老党员胡美华是渠县宕渠星火基层理论宣讲队队员,他利用快板这种最接地气的文艺表演方式,让群众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市县全会等会议精神。
2024年,渠县持续擦亮“宕渠星火”宣讲品牌,构建理论宣讲组+文艺小分队、调研工作队、志愿者团队的“1+3”宣讲模式,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精准化宣讲600余场(次),直接受众达40万人次,真正推动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创作文艺+视频、曲艺+宣讲、小品+宣讲等音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乡村大喇叭、社区小音箱全频播放,确保理论宣讲时时在线贴近群众,“声”入人心。
高昂主流旋律
汇聚奋进动能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莅临2024渠县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暨端午节系列文旅活动新闻发布会。”经过简短的开场介绍,渠县文旅部门新闻发言人接过话筒,积极宣传、推介渠县端午文旅活动和文旅资源。
回首2024年,渠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时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两会、龙舟赛、马拉松等主题,主动发声、权威发布,通过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看渠县等方式,宣传渠县经济、文旅、民生等领域的具体举措,成为讲好渠县故事、传播渠县声音的重要窗口。
去年12月11日,南充、达州两地媒体联合采访组集结达州,参与“组团培育副中心喜看南达新气象”主题采访活动。在渠县经开区,记者们走进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的轻纺服饰企业,亲身感受轻纺服饰企业“智改数转”成果和渠县构建三大百亿级产业链的实践。
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信心,渠县宣传报道有声有色。
川渝龙舟精英赛期间,中省市级媒体发布专题稿件102条,总点击量超3000万,赛事直播在线观看量320万。2024年6月初,央视播出《振兴路上新观察》15集专题纪录片,该报道聚焦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反映渠县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和巨大成就。国庆期间,《多彩假日活力中国》《西达渝高铁建设者坚守岗位推进工程建设》等稿件分别登上央视新闻联播、CCTV13等频道,涉渠外宣新闻报道2000余篇,向全国、全省、全市展示了渠县形象。
渠县还做好“多元传播”文章,运用建、管、控、防、治“五策并举”管网治网,对存在严重扰乱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的账号进行永久关停;总结提炼《渠县网络舆情应急处置10条措施》,实现全流程舆情应对;实时网络理政,诉求办结率达100%。
激发创新活力
推动文化绽放
去年1月29日,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走进渠县,以文化大餐飨渠城居民,博得阵阵喝彩。
2024年,一首《问渠》唱响渠县,歌曲开头“四问”展现渠县的人文历史、厚重文化,副歌融入“渠汇百川、崇文尚义、睿智坚韧、奋勇争先”当代渠县精神,成为渠县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金曲。
过去一年,渠县坚持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活力迸发。“渠县春晚”“村艺”等多维文化盛宴,普惠群众、浸润民心。通过“4·23”世界读书日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展“点亮阅读微心愿”活动,形成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氛围。国庆期间,“文润賨都艺彩宕渠”文艺汇演活动展出书画、摄影、剪纸作品120余幅,推介渠县文艺家70余名。
在渠县本土化作品创作中,周啸天历史小说《薛涛》、渠县当代作家档案《星耀宕渠》、罗学闰《说两汉品三国》《笑看两晋风云》、三汇镇文联《三汇文学作品选》(第二辑)出版,彰显了本土文化自信。
在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渠县成功申报保护利用“双试点”特色区域试点县,三汇彩亭会非遗传承人雷明珍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清平食品加工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荐申报省级第八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第八批市级非遗项目19项。“巴风賨韵·遗览风采”渠县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培育城市文明
树立价值标杆
渠江悠悠,文明流淌。
过去一年,渠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新风在城与乡之间广泛汇聚,文明花开香满城。
渠县人张可、张力中、张晨在湖北仙桃高速救人,被仙桃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仙桃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青龙镇致富带头能人刘登海回乡创业,吸纳贫困户就业脱贫、慷慨解囊帮扶乡邻、修路建桥造福桑梓,拟上榜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榜”……
聚焦文明培育,渠县利用“家庭家教家风”“身边好人”讲好公民思想道德故事。通过“德耀宕渠模范讲述”渠县基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讲、“最美渠县人”评比等活动,渠县着力发挥典型“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2024年,1人入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获评“四川好人”;渠县税务局“四川好人熊勇工作室”、1名爱心志愿者分别获评达州市首批学雷锋先进典型。在推进移风易俗上,渠县涌兴镇、中滩镇天山村新建落成“家风乡史馆”,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蔚然。
聚焦文明实践,渠县挂牌建立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5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广场、楼栋)12个。优化“群众点单、中心派单、所站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拓宽志愿服务路径、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宕渠星火”宣讲、“9+N”菜单式志愿服务、乡风文明培育等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文明创建,擦亮城乡文明底色。渠县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围绕市场、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专项整治“人、车、物”所导致的城市秩序乱象。通过交通文明劝导、实地点位督查等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十大不文明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召开公职人员交通违法行为集体约谈会2次,以干部职工风气转变引领市民遵守文明之风。
2025年,渠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勇争一流,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对外宣传传播质效,着力推进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建设,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县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渠县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严衡玬)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