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区域教育如何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最初的传统教学模式,到如今各种形式的教学课堂不断涌现,优秀的教师团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达州高新区的教学质量已焕发出无限活力。
转变是深耕教育提质的体现。近年来,达州高新区采取“校联体”办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数字教学转型等一系列措施,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充分循环,以夯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联合办学
打造集群提升路径
小学组的朱美美老师通过《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感受自然韵律,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初中组孙义强老师通过《地球的形态》一课,借助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模型,带领大家探索地球的奥秘……
不久前,在达州高新区“校联体”教研活动中,来自“校联体”学校的7名老师在公开课上各显其能,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展示课,展示结束后,各位教师丰富的教案内容与质量,也让现场听课老师大开眼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秀课程案例背后的备课人均不止一人,一堂好课的背后是为期多天的“一体化联合教研”。经历多次跨校联研、十几名优秀教师的共同努力,这样的备课模式,正是达州高新区“校联体”协同教研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校联体”是指通过资源整合、师资统筹和管理一体化,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联合办学模式,旨在以资源整合和师资统筹为手段,促进区域内教育公平,进而全面提升区域教学质量。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集合辖区高新区实验学校、高新中学、高新一小等12所学校,组建高新区“校联体”,通过搭建校际交流平台,集中力量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形成了“资源共享、协同教研、集群发展”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让优质教学智慧在区域流动中迸发新活力。
“从曾经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组团前进’,‘校联体’将辖区所有优秀教师资源全部整合到了一起。”达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教育科科长唐方胜说,“采用该模式以来,辖区各中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校联体”是达州高新区教研转型的新样态,也是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真实注解,依托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达州高新区的学校之间,实现线上分组学习、同屏书写、分析数据,跨校跨区域跨学段共享优质资源,辖区教师集群式成长的发展路径得以实现。
在“校联体”制度的作用下,达州高新区的教学提升成果不断凸显。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实验学校已成功评选省级义务教育领航学校,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已成功评选省级示范幼儿园,联合办学发展的优势正逐步显现。
以赛促学
持续培优教师团队
通过合作备课,能从资源层面提升教学质量,而教师团队自身的素质提升则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内核。
精心备课磨内容、精彩开课展风采、集中评课促提升……今年3月,达州高新区2025年教育系统“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辖区近千名教师将围绕中小学全学段14门学科同台竞技,最终将为评选出的排名前60%的教师授予“教学能手”称号。
一支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达州高新区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探索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与机制,通过举办教育系统“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
此外,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范围内的广泛辐射与深度共享,达州高新区还建立了“竞赛—培养—服务”螺旋式提升机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对课程竞赛获奖教案进行二次打磨,并持续在辖区开展“百节精品课巡讲”和教育薄弱校定点帮扶等专项行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流动。
“开展课程竞赛,有利于教师队伍通过竞技选拔与专业赋能的深度耦合,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成长坐标,形成‘全员进阶、分层突破’的师资培养新模式。”达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黄艳说。
在此基础上,达州高新区还在河市小学、高新中学等学校打造了6个“青蓝云工作坊”教改实践基地,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袋管理系统”,将辖区优秀教师纳入该系统,并以此系统为基础,将入库教师优先纳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为区域教育储备高端人才。
围绕“提能”下苦功、出真招,以“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活动为载体,紧盯课堂教学技能主线……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已通过该培育制度,先后培育优秀教师500余名,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数字赋能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除了扎实提升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外,积极拥抱数字化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另一关键路径。
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作业线上提交批改;利用智能考评系统,实现教师考核在线化与质量监测;利用教学资源共享云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快速检索与高效利用……
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达州高新区各个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工具,融通线上线下学习空间,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师的精准教学靶向赋能。
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融合”,当前,达州高新区教育系统在数字资源积累、信息平台搭建、数字应用探索等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教、学、管、评、考全流程出发,数字化正积极推动达州高新区教育事业改革升级。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教育系统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出发,全面深化数字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数字化赋能课堂转型的具体实践中,达州高新区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导向,通过构建“精准教学—智能评价—资源优化—能力进阶”四维联动机制,推动课堂从经验驱动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形成“数据分析+教学设计+技术融合”的复合型课堂教学,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
在充分完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达州高新区还按照省、市要求,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以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升级,辖区教师综合教学实力已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已基本实现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精准教学与数字化教育团队治理,在2024年达州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寒假案例评选、达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论文大赛、四川省第十九届校园影视成果展等多个评选活动中获奖,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王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