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首批“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双试点城市,达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精细建机制、精心做调查、精准解决问题,依据体检结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幸福宜居中心,使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驱动器:
建立机制统筹工作
自2021年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城市体检”试点城市以来,为高效推进城市体检工作,我市建立了城市体检工作协调推进联席会议机制,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中心城区四区政府(管委会)分别明确一名副县级领导和正科级干部,常态化推进城市体检各项工作,保证城市体检每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协调解决问题、有人跟踪落实。
同时,我市每年度印发城市体检工作方案、任务责任清单、数据资料清单,明确重点工作、阶段目标、责任分工、数据要求。“我们在体检基础指标基础上,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人大和政协聚焦问题建议、社会问卷调查、体检发现问题短板复诊等,共同研讨体检特色指标。”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我市还将城市体检发现问题、短板整治等重点工作纳入对责任单位的调度考核,通过体检工作联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整改的制度机制,提升城市体检工作系统性、全局性。同时每年对推进城市体检工作的先进单位(个人)进行表扬。
助推器:
做实调查科学决策
城市体检如何精准找出城市“病灶”?人民是城市的主体。居民与一座城朝夕相处,也最了解城市的“健康”情况,对一些地方交通堵塞、停车难、生活污水处理等现象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
“小区平时停车情况如何?”“住房燃气管道是否老化损坏?”“生活用水是否有水压或者排水问题?”……近年来,我市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展板创意展示、志愿者队伍走访、社区网格员辅导和技术团队答疑,创新开展完整社区问卷调查,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体检社会问卷调查,并专项函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问卷调查,加强问卷调查宣传组织。
据统计,达州市2021-2023年城市体检居民问卷收集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2023年收集居民问卷30715份,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动员参与人数达到中心城区建成区常住人口百分之三。
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过程中,不同的四个维度体检面对着不同颗粒度的问题,这便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街道、社区、技术团队等不同的角色配合。
据介绍,对于城区(城市)维度的体检,我市采取“专业部门+区”分工负责模式,结合专项工作统筹开展;对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维度的体检,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团队到社区送服务,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同时,区级统筹各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共同参与,各燃气、供水、房屋安全等专业部门进行调查,找准问题短板。针对住房维度体检,我市还专门编制了城市体检住房维度指标数据填报操作手册,方便基层数据的采集填报。
此外,我市的城市体检平台已建成集移动端数据采集、指标及报告报送、专项报告解析、问题清单形成及整治跟踪、可视化统计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体检应用场景,集成跨年份、跨区域、跨维度的达州市城市体检数据库,实现问题和调查数据“空间落图”。
加速器:
解决问题改善民生
今年春运第一天,张灯结彩的达州火车站内处处洋溢着年味儿,当天迎来进站乘车旅客1.3万余人次,到达旅客2.5万余人次。人们怀揣着归家的期盼踏上旅程,而在这归家的路上,他们惊喜地发现,达州火车站不少地方已悄然焕新。其中,出站口扶梯的安装更是收到了许多市民的点赞。
“以前没得扶梯的时候出站很困难,又要抱娃娃,又要拿箱子,又要背背包。”旅客唐女士惊喜地说,“没想到半年没回家,火车站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有了扶梯真的轻松太多啦。”
据了解,由于达州火车站建设时间早,出站口一直未安装上行扶梯等无障碍设施,给广大旅客带来了不便。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达州车务段通过前期的科学研判、合理规划、精心组织,出站口扶梯于去年8月上旬启动安装,9月30日投入使用。
城市体检不只是诊断一座城市是否“健康”,更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让其变成一座更加宜居的、市民满意的现代城市。达州火车站的变化,正是城市体检推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
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在综合客观指标数据、社会问卷调查后,我市将城区(城市)维度体检结果细化到区,将住房、小区(社区)、街区维度体检以街道为单位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对指标问题“空间落图”,印送城市体检成果、反馈共享体检数据和指标问题地图,为相关责任单位推动问题短板整治提供直观详实的基础信息。
随后,筛选最急迫需要解决、与城乡建设和空间规划关系最紧密、百姓最为关注的内容作为城市更新规划解决的重点,并衔接城市更新生态修复、街区改善等八大专项行动,依据城市体检结果,精准生成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清单。组织项目谋划储备联席会,精准对照政策导向、资金投向,谋划完善储备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据介绍,针对体检发现“城市路网密度有待提升区域”,我市持续推进“缓堵保畅”,打通石龙溪立交、肖公庙路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针对“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有待提升区域”,突出以园拓城、见缝插绿、补短整容,提升南坝片区等绿地覆盖;针对“城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区域”,逐步完善达州火车站出站口扶梯等重点场所的无障碍设施。
“近三年我市城市体检结果显示,与上一年度相同复诊指标相比,总体上呈明显改善或持续向好或保持优良水平。我们还将跟踪责任单位问题整治,定期调度复诊成效,精准推进问题短板整治。”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田麒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