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开江县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过去一年,坚定不移贯彻市委、市政府与县委决策部署,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多领域发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市发展“全局添彩”,不仅为自身发展筑牢根基,更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回顾2024
五大成就画句号
经济复苏上扬,发展态势向好
2024年,开江县积极应对经济挑战,全力扩内需、稳增长,经济运行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复苏态势。在项目攻坚上,成绩斐然。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的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实现翻倍式增长,22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13个如期竣工,投资任务超额完成,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功签约61个项目,总投资达196.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到资203.8万美元,为开江县的经济发展引入了“活水”。
在助企发展方面,开江县不遗余力。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5.6%,新增市场主体3515户,“个转企”143户,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同时,积极提升消费场景,举办系列消费活动,成功促进消费4.78亿元,消费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地区生产总值达176.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等多项经济指标表现亮眼,在全市排名中名列前茅。
产业协同共进,支撑愈发强劲
开江县始终坚持产业强县战略,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农业领域,以“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创建为引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总产达31万吨。稻渔产业实现提质扩面,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并获评多个国家级、省级试点,农业强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工业方面,32个项目开工建设,26个项目顺利竣工,工业综合考核重回全市“第一方阵”。专精特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工业基础愈发夯实。
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商贸物流园区企业入驻率达10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7%。文旅产业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开江形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展示。
城乡融合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在城乡建设上,开江县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乡村环境。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升级工作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口袋公园建设成果突出,成功获评全省城市体检样板县。
乡村建设持续优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水务示范县建设进入全省考评“第一方阵”,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达标率高,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中实现问题线索“零反馈”。
改革创新赋能,开放活力迸发
过去一年,开江县不断深化改革,拓展开放,发展动能持续激发。在深化改革方面,成功争取到多个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县域集成改革等工作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果。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出台一系列措施激励基层科技人员,建成县级林业科研组培实验室,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成效明显。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持续加强,交通建设成果获全市一等奖,成功纳入全省“交商邮供”融合发展先行县创建名单。
民生福祉增进,群众安居乐业
开江县始终将民生保障放在重要位置,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就业形势稳定,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救助资金足额发放。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教育成绩斐然,高考实现新突破;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医共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文体事业精彩纷呈,承办多项大型活动。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风险可控,治安良好,获评多个省级、国家级社会治理相关荣誉,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大幅攀升。
展望2025
九项工作开新局
明确预期目标,指引发展方向
2025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开江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建设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和“一城一区一枢纽”目标,秉持“稳中快进、量质并举、多作贡献”基调,通过“双轮驱动、三产协同、四化并举”路径,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明确且具有挑战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总量增长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确保增长2%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聚焦九大工作,全面稳步推进
聚焦项目建设,打造高质发展引擎:坚持“重点工作项目化、重点项目清单化”,强化全流程管理。高起点谋划,聚焦政策机遇,力争谋划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项目100个、总投资300亿元以上。高质量争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全年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高效率建设,每季度集中开工,推进54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新开工90个以上、竣工投用60个以上。
聚焦三农重点,谱写振兴发展新篇:聚焦农业强县,一产增加值增长4.2%。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三项共富机制”,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壮大产业,建设30万亩高产高效粮油产业带,争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林下经济,创建全国丘陵山区森林“四库”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县。夯实基础,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焦工业崛起,构筑突破发展支撑:发挥园区、产业、企业作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推进“双区四园”建设,开展“亩均论英雄”行动。推动产业突破,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优质企业,实施梯次培育计划,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
聚焦三产繁荣,激发融合发展活力:促进“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壮大商贸市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完善三级商贸服务循环网络。促进文旅融合,开展旅游推介,打造轻奢旅游目的地。优化消费环境,建设高品质步行街,打击违法,保障消费权益。
聚焦城市更新,焕发协调发展颜值: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优化规划布局,编制多类规划,推动数字化改造。提升功能品质,更新风貌,畅通堵点,提升韧性,完善配套。推动管理增效,探索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强化市容管理,规范市政建设。
聚焦改革赋能,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加快试点示范,推进“2+6+1”改革,争取国省试点。抓实重点改革,在科技创新等领域谋划,完成国企改革。加快创新突破,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深化校地合作,培育科技型企业。
聚焦区域合作,拓展共赢发展空间:坚持开放合作。持续招大引强,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2个等。深化开放合作,建设交通枢纽,加强区域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推广“田事甜办”品牌,实施法治护航行动。
聚焦民生福祉,擦亮共享发展成色:持续推动就业创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加强民生保障,办好实事,推进全民参保,关爱“一老一小”。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改革,创建“双优”中职学校,加强医共体建设,繁荣文体事业。
聚焦底线底板,构建安全发展格局:巩固“百日攻坚”成果。加强耕地保护,落实“田长制”,守住48.94万亩耕地红线。守牢安全底线,开展安全生产攻坚,加强隐患排查。推进社会治理,坚持“枫桥经验”,打击违法犯罪,提升平安建设质效。(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