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才能赶在晴好时间将茶叶收完。”此前,重庆市万州区余家镇硝水村干部在达州市开江县长岭镇赶集时,看见该镇纪委设置的“有事找纪检”接访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接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希望帮助解决硝水村用工难”的诉求。
接到这位“特殊”反映人的诉求后,该镇纪委立即与硝水村毗邻的长岭镇山溪口村村委会联系,组织20名采茶工人统一乘坐车辆前往硝水村高山茶园进行务工采茶,不仅解决了该茶园用工难的问题,也给山溪口村村民增加了收入。
不久后,山溪口村在开展国储林项目过程中,也面临项目进度缓慢,急需大量劳工的难题。有了之前毗邻相助的经验,长岭镇纪委马上帮助山溪口村与余家镇联系,以一天工时费120元聘请劳工。余家镇党委政府发出公告后,大量村民踊跃报名,解决了该项目用工急、用工难的问题。
“在纪委的推动下,村上定期发布邻近乡镇的用工信息,在家都能接到活儿,真的很方便。”山溪口村村民李大哥表示。
开江县多个乡镇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相邻。为提升区域纪检监察一体化联动能力,有力有效护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开江县纪委监委与重庆市毗邻区县签署《纪检监察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信息互通、资源同享、工作联动、经验共创四大机制。
2024年以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江县纪委监委督促毗邻乡镇加强沟通联系,在问题收集上,不分区域、不设条件,统一收办,建立问题台账;在问题解决上,及时会商、联办、督促,建立起“商对策—督办理—问实效”全流程工作协作机制,合力推动解决急难问题。
针对两地用工难及就业难问题,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信息互联化、服务公益化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形成覆盖两地、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圈”。同时,持续加强与重庆毗邻区县纪委监委沟通协作,强化监督执纪,确保劳工双向聘请公平公正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为保障劳工权益和双城合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2024年,通过对灵活用工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关键环节开展“贴身”监督,推进稳岗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各乡镇对接完成招聘需求50余个、需求人数300余人,为7家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与此同时,该县还聚焦跨区域政务服务,监督推动“川渝通办”更好服务两地群众。在任市镇便民服务中心优化设置“川渝通办”窗口,全面承接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和31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县纪委监委按照“室组地”原则,定期到窗口开展“驻点监督”,督促审批流程再简化、服务质效再提升。2024年“川渝通办”办件量450余件,惠及毗邻地区20余万群众。(杨洁 唐绪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