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材料产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近日,记者走进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这片面积6000余亩的园区,已成为全国玄纤产业的领军之地,是产品最多、产业链最全的研发生产基地,其年均销量占据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彰显出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一体三翼”战略布局,以非凡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玄纤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玄纤产业集群。
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相继完善出台13个产业扶持政策文件,涵盖30余项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每季度定期举办产品推介会,搭建起企业与市场对接的桥梁,让更多优质的玄纤产品走向客户。牵头完成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让达州玄纤产业在标准制定上拥有话语权,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为持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技术创新和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玄纤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多元化迈进。截至目前,已完成74项重大科研课题研究,专利申报241项,其中23项成功转化利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引进专家、学者和教授43人,各类后制品企业17家,产品种类80余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形成紧密的产业生态,极大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同时,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向玄纤产业集聚,推进玄纤产品在军工、航空航天、海洋防腐等高端领域的开发应用,提升产品的品质形象和品牌价值。踊跃参与中国驰名商标、四川“天府名品”等认证、评选和品牌推广活动,推动达州玄纤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在全国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做好要素保障,采取需求侧管理和政府政策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划拨2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玄纤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强化辖区内玄武岩矿、天然气等原材料的开发利用,确保生产原料充足稳定。开通3条园区交通专线,优化物流运输条件,切实从资金、原料、交通等多方面、多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刘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