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联系机制、政策保障、暖企服务和人才培养,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市级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36名市领导担任企业“亲清护航员”,选派163名干部到全市100个重大项目和24户重点企业担任项目(企业)秘书,建立“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民营经济政企座谈会”等机制,常态化开展“一对一”走访活动,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困难问题200余个。市委、市政府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引智,鼓励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向5417家民营企业兑付奖补资金1.7亿元。
同时,会同法院、经信、司法等部门,开展法律援助、纾困解难、“政银企”融资对接等活动20余次,帮助518家企业通过“信易贷”获得融资15.8亿元。建立“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以政务服务“高效率”推进民营企业发展“高质量”。截至目前,“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线下服务企业3217户,办件量达1.3万余件。
此外,做好人才培养,2024年开展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400余人次,推荐民营企业代表人士担任市县两级人大代表274人、政协委员569人、工商联执委640人,担任省工商联(总商会)常委2人、执委11人,省光彩会常务理事2人、理事5人。(刘岸 潘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