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工业领域效率和质量,今年年初,在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上,正式吹响全面加快“智改数转”的冲锋号,全省将围绕“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四大关键点,瞄准六大制造业优势产业,联合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深入推进,预计2027年将实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作为川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达州积极抢抓“智改数转”新赛道,深度拓展数实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传统产业“换芯升级”,挺起达州制造的“硬脊梁”。让制造业更“聪明”,由“制造”迈向“智造”,达州为“智改数转”明确了周期三年的“施工图”,给出了达州答案。
让“智改数转”落地生根
达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改数转”工作,以市质量强市办名义印发了《2024—2027年“智改数转”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几年“智改数转”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为全市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方向引领。同时,制定了部门的《2024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在“智改数转”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加快2024年工业恢复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中,针对中小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对投入超过50万元的“智改数转”项目,给予实际投入5%的补贴,单个项目奖补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成功申报国家、省级、市级“智改数转”类示范项目或典型应用场景的规上工业企业,再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转型成本,提高了企业参与“智改数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围绕产品数字化、生产智能化、服务敏捷化、体系生态化等方面,达州市通过奖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改数转”项目建设。2024年全市企业报送储备项目163个,申报“智改数转”资金切块项目20个,共获得省工业发展资金支持8837万元,这些项目涵盖建材、食品、纺织、电子等多个领域或行业。
为“智改数转”增添动力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推进“智改数转”工作,达州市根据省经信厅的部署,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工作。一方面,指导各县(市、区)利用国家“智改数转”诊断平台,为辖区内规上制造业企业提供线上诊断服务,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策划选择部分企业开展线下一对一诊断工作,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和分析,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智改数转”方案。
今年,达州市针对经信系统开展了“智改数转”培训,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为经信系统的干部职工和企业负责人讲解“智改数转”的政策法规、技术趋势、应用案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对“智改数转”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他们推进“智改数转”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组织重点企业和园区外出考察园区信息化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为企业的“智改数转”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四川省建立智改数转供应商库的模式,达州市组织各县(市、区)摸排梳理,建立了本地“智改数转”服务商和平台资源库。2024年共征集到8家“智改数转”服务商、2个“智改数转”网络平台,基本覆盖基础电信服务、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企业管理系统信息化等类别。
“智改数转”助力企业腾飞
通过“智改数转”,达州市的许多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生产电子连接器、电子电器线束等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加大技术改造创新力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现拥有各类专利18项,产品强制性认证6项。
再如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其数字化平台建设覆盖生产制造、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资金管理、库房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通过自动过磅系统、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等的应用,实现了工艺指标的精准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
今年以来,达州市在“智改数转”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未来,达州市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智改数转”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智改数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对“智改数转”项目的跟踪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质量,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任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