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禁限停用药物违规使用、常规药物超标等问题,关乎食品安全,市民关心、社会关注。今年以来,通川区多举措开展水产养殖重点问题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工作,推动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
通川制定并印发《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实行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村委双重监管,强化管理工作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鳊鱼、鲫鱼、乌鳢、大口黑鲈、黄鳝、牛蛙6个重点品种的养殖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重点品种主体名录,全部纳入到上级追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在此基础上,分品种、分区域从技术养殖、科学用药、规范用药、违法处罚等方面对全区水产养殖户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规范用药减量科技下乡活动,将《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重点品种易检出药物清单》等宣传材料发放到每个养殖场(户),张贴到场镇、村委宣传栏等显著位置,全面宣传,大力推广渔业绿色养殖模式。
同时,加大巡查力度,督导建立完善养殖生产制度,要求养殖主体将用药、检测、执行休药期及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情况纳入生产、销售、用药等“三项记录”中。重点针对重点品种开展专项监管、风险监测,推行重点品种上市报备制度,产品需上市时向乡镇和区农业农村局申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截至目前,共开展重点品种速测20批次,风险抽检11批次,监督抽检17批次,药残合格率达98%以上。(谭楚甲)